|邓红|进化发展心理学视角下的朱陆之辩( 四 )


古圣贤之言 , 大抵若合符节 。 盖心 , 一心也;理 , 一理也 。 至当归一 , 精义无二 。 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 。 故夫子曰:“吾道一以贯之 。 ”孟子曰:“夫道一而已矣 。 ”又曰:“道二 , 仁与不仁而已矣 。 ”如是则为仁 , 反是则为不仁 。 18
所以此心万物皆备 , 不用向外求索 , 不用“外烁”:
蔽解惑去 , 此心此理 , 我固有之 , 所谓万物皆备于我 , 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同然者耳 。 19
所谓不需“外烁” , 指的是人的发展不需要外在的力量来影响、强加 。
礼者理也 , 此理岂不在我?使此志不替 , 则日明日著 , 如川日增 , 如木日茂矣 。 必求外烁 , 则是自湮其源 , 自伐其根也 。 20
2,人和万事万物的区别 , 在于天赋道德伦理
陆象山认为 , 仁义道德是人和万事万物 , 特别是禽兽的根本区别 。 他说:
仁 , 人心也 。 心之在人 , 是人之所以为人,而与禽兽草木异焉者也 。 21
以“仁”为核心的儒家道德规范 , 是儒家对社会中个体行为的要求 , 但是这个要求不是强迫的 , 而是发自人内心的 , 预先具备于人心之中 , 所以叫本心:
“人之所异于禽兽者几希 , 庶民去之 , 君子存之 。 ”去之者 , 去此心也 , 故曰“此之谓失其本心” 。 存之者 , 存此心也 , 故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 四端者 , 即此心也 。 22
人与禽兽的差别说大也大 , 说小就小 , 就差“几希”那一点 , 庶民日用而不知 , 君子把它保存下来 。 “大”就是最原本的“赤子之心” , 也即天生的良知良能 。 其表现就是“四端” 。 四端就是本心 , 就是理,所以心即理 。
这里就牵出了孟子的四端之说 。 “四端”不仅是直觉性的情感过程 , 也是直觉上升为了理性 , 内存于人的内心的群体自我和相互保护、调节、判断能力 。 也即超出了保种本能的能力和知识 , 所以孟子将其成为“良知”“良能” 。 人在进化的过程中 , 已经将这样的“良知”“良能”积蓄到了人的族类本性之中 , 于是陆象山将之称为天生的良知良能 , 所以他继续说:
天之所以与我者 , 即此心也 。 人皆有是心 , 心皆具是理 。 心即理也 。 23
天给予我的最原本的东西 , 就是这个心 , 所以不需要外烁 , 更不用谁去教他 , 学它 。
3,不仅天赋予人以道德伦理 , 还赋予“上知”们知识 , “下愚们”愚蠢 。 也即知识可以生而知之 , 至少一部分来源于天赋 。 (知识天赋论)
陆象山的知识天赋论首先在于 , 格物致知的出发点就是“心” , 通过格物 , 致那个“知” , 致知就是对此心的开显 。 不是朱子他们说的那样是去格万物之理 , 因为那样不知要格多少、格到什么时候才能融会贯通 。 所以应直接求诸此心 , 让它回归本源而已矣:
良知之端 , 形于爱敬 , 扩而充之 , 圣哲之所以为圣哲也 。 ……所谓格物致知者 , 格此物致此知也 , 故能明明德于天下 。 《易》之穷理 , 穷此理也 , 故能尽性至命 。 《孟子》之尽心 , 尽此心也 , 故能知性知天 。 学者诚知所先后 , 则如木有根 , 如水有源 。 24
要成为圣人 , 就是要扩充这个良知的本心 。 格物致知的“物” , 某种意义上就是“心” , 是心的不同表现 。 致的那个知 , 也是回复这个心 。 所以他主张“回复本心” , 曰:“‘复’是本心复处” , “本心既复” 。 25
回复本心说 , 有点像苏格拉底找回所谓灵魂知识的记忆 , 而“尽此心也 , 故能知性知天” , 则类似于罗马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所谓知识的确定性起源于人的内部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