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红|进化发展心理学视角下的朱陆之辩( 五 )


其次 , “理”如果像宋代理学家所说的无所不包的话 , 学习也就是“穷此理 , 尽此心”而已:
所贵乎学者 , 为其欲穷此理 , 尽此心也 。 有所蒙蔽 , 有所移夺 , 有所陷溺 , 则此心为之不灵 , 此理为之不明 , 是谓不得其正 。 其见乃邪见 , 其说乃邪说 。 一溺于此 , 不由讲学 , 无自而复 。 26
不仅如《孟子》所说“万物皆备于我” , 而且还是万物皆备于心:
吾之学问与诸处异者 , 只是在我全无杜撰 。 虽千言万语 , 只是觉得他底在我不曾添一些 。 近有议吾者云:除了“先立乎其大者”一句 , 全无伎俩 。 吾闻之曰:“诚然 。 ”27
我的学问不是“杜撰”的 , 不是人为“添”加的 , 而是生而存于心中的“本心” , 是天予的“此理” , 求之本心而而立“其大”就可以了 , 不需要人任何认为的“伎俩” 。 学习不就是学习六经吗?“学苟知本 , 六经皆我注脚 。 ”28
4, 知识并不来源于外烁 , 学习乃是唤醒人生而具有的知识、经历和观念 。 也即生而有之的良知良能 , 而不是后天学得的具体知识 。
既然讲到“学苟知本 , 六经皆我注脚” , “知本”之“本”就是本心 , 此心天理具在 , 说明已经有了“本” , 就不必计较那些枝叶 , 所谓个别字义、过去的史实、具体的知识、规则的细节都不重要了 , 因为这些东西都是本心的开显 , 犹如外物 , 心外无物 , 所以心外也就无知识 , 因为知识都在心内 , “宇宙便是吾心 , 吾心即是宇宙 。 ”29在这种意义上说 ,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 , 满心而发 , 充塞宇宙 , 无非此理 。 ”和孟子所说“万物皆备于我”是一致的 。 孟子曰:“所不虑而知者 , 其良知也;所不学而能者 , 其良能也 。 此天之所与我者 , 我固有之 , 非由外烁我也 。 ”故曰:“万物皆备于我矣 , 反身而诚 , 乐莫大焉 。 ”此吾之本心也 。 所谓安宅、正路者 , 此也;所谓广居、正位、大道者 , 此也 。 古人自得之 , 故有其实 。 言理则是实理 , 言事则是实事 。 德则实德 , 行则实行 。 30
就在这样的前提下 , 他继承发展了孟子的良知良能论 。 吾之本心 , 无所不具 , 仁义道德 , 本心良知 , 其乃人所固有 , 须是自家理会 , 他人何能与之 。 这里他强调了良知良能的实践性 , 实理、实事、实行都由吾之本心驱动、践履、实行 。
正因为如此 , 不虑而知的良知 , 不学而能的良能 , 不是指具体的某一方面的知识 , 而指知识的整体 。
(杨简)问“如何是本心”?先生曰:“恻隐 , 仁之端也;羞恶 , 义之端也;辞让 , 礼之端也 , 是非 , 智之端也 。 即是本心 。 ”对曰:“简儿时已晓得 。 毕竟如何是本心?”凡数问 , 先生终不易其说 。 敬仲亦未省 。 偶有鬻扇者 , 讼至于庭 。 敬仲断其曲直讫 。 又问如初 。 先生曰:“闻适来断扇讼 。 是者知其为是 , 非者知其为非 。 此即敬仲本心 。 ”敬仲忽大觉,始北面纳弟子礼 。 故敬仲每云:“简发本心之问 , 先生举是日扇讼是非答简 , 简忽省此心之无始末 , 忽省此心之无所不通 。 ”31
“是者知其为是 , 非者知其为非” , 那藏在你心里的是非标准 , 就是你的本心 。 这本心原本天予 , 随机而出 , 遇事而发 , 碰见是非事自然而然作出正确判断 。 这种一瞬的判断 , 和意识无关 , 和书本上的学问和格物致知没有关系 。 只从本心出发 , 你就会走上儒家求学的正道 , 最终能够成圣 。
三、发展心理学视角
从先验论视角来看 , 朱子对“尊德性”也有所关注 , 但偏重于“道问学” 。 同样 , 朱子对性善论的渊泉来自于天也是赞成的 , 只是朱子的“性本善”论即性言心 , 强调天理下贯为人性 , 以性善言心善 , 走的是一条间接烦琐求证的路线 , 结果就不“本善”了 。 32朱子也赞成人是万物之灵 , 不过不是人天直接感应 , 而是由天理和气化流行而来:“人之所以生 , 理与气合而已! 天理固浩浩不穷 , 然非是气 , 则虽有是理而无所凑泊 。 故必二气交感 , 凝结生聚 , 然后是理有所附著 。 ”33既然理于气合 , 理附于气上 , 所以天赋予于人的伦理道德乃至知识 , 就不是天和人的直接授受秉承 , 而是有气作为中介和感应物 。 换言之 , 不是先天赋予的 , 而是后天学得的 。 应该说 , 朱子和陆子的最大区别 , 就在于前面一节论述过的这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