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森|虚无时代:灯塔上的一点火花

沃森|虚无时代:灯塔上的一点火花
文章图片

刘军/文 《虚无时代:上帝死后我们如何生活》是英国思想史学者彼得?沃森(Peter Watson)2014年的著作 , 当时出版了英国版和美国版 。 英国版书名为THE AGE OF NOTHING: How We Have Sought to Live since the Death ofGod , 美国版考虑到美国读者可能对于抽象的“虚无”(nothing)没有兴趣 , 主书名改成了《无神论者的时代》(The Age of Atheists),以吸引读者 。 2021年4月 , 中文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
沃森|虚无时代:灯塔上的一点火花
文章图片

虚无时代
【沃森|虚无时代:灯塔上的一点火花】[英]彼得?沃森(Peter Watson)/著
高礼杰/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1年4月

沃森生于1943年 , 曾任《泰晤士报》《纽约时报》、《观察家》等报采访人员、专栏作者;后任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 他以《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20世纪思想史:从弗洛伊德到互联网》等大部头的思想史作品而闻名 。 《虚无时代》更是煌煌巨著 , 英文版脚注即达到500多条 。 该书全面展示了在尼采宣称的所谓的“上帝已死”之后 , 西方部分最重要、最深刻、最有影响力的“无神论者”——思想家、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等——对于这一重大问题的回应
在《虚无时代》中 , 沃森精彩地探索了西方现当代“无神论”进化、深化和成熟的过程 。 总的来看 , 这种“无神论”试图用艺术、哲学和科学中存在的细节和温暖 , 来取代“死了的上帝” , 日益获得前所未有的共鸣和流行 , 进而塑造了当代日益理性的、世俗的道德 。 他在书中两度引用美国哲学家理查德·罗蒂“为世界命名”的名言:“词汇丰富的文化比词汇贫乏的文化 , 更有充分的人性 , 更远离野兽状态 。 ”沃森讲述了罗蒂罹患癌症后吟诵斯温伯恩(Swinburne)和朗道(Landor)的诗句而获得安慰的轶事 , 认为诗歌之类的艺术 , 可以拓展我们的精神世界 , 开放我们的心灵 , 使我们能够超越现状的限制,改进个体和人类的未来 。
在该书的结尾 , 沃森则强调了美国哲学家阿拉斯代尔·麦金泰尔的一句近乎同义反复的话 , 来展望可能的希望的未来:“美好的生活就是追求美好生活的生活” 。
沃森在篇幅巨大的《虚无时代》中 , 成功地保持了论旨、主题的集中和一致 。 当然 , 因为涉及的学科、人物众多 , 其中提及的每一个人物 , 可能都值得专书讨论 , 要全面加以论述 , 实非一人之力所能及 , 所以沃森使用了大量的二手文献 , 难免有浮泛之感 , 但瑕不掩瑜 , 因为其主题重大 , 论旨恢弘 , 构思精巧 , 剪裁得当 , 通览全书 , 还是珠玉满眼 , 异彩纷呈 。

九一一事件之后 , 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出版了《上帝的妄想》(2006) , 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Dennett)出版了《打破魔咒:宗教作为一种自然现象》(2006) , 神经生物学家萨姆·哈里斯(Samuel Harris)出版了《信仰的终结:宗教、恐怖和理性的未来》(2004) , 采访人员克里斯托弗·希钦斯(Christopher Hitchens)出版了《上帝并不伟大:宗教如何毒害一切》(2007) , 对宗教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 他们被称为“新无神论四骑士” , 并很快引起宗教界的反击 。
沃森在“我们的精神目标是丰富进化史诗”一节中 , 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进化论和宇宙学领域的重要科学家——包括“新无神论四骑士”中的理查德·道金斯、丹尼尔?丹尼特、萨姆·哈里斯 , 以及社会生物学的创始人E.O.威尔逊等人——的“进化论无神论”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