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传统才华二十世纪并未绝响 , 索尔仁尼琴的《伊万的一天》《古拉格群岛》 , 更是这方面题材这方面才华的高度集中 , 且被视为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典范 。
我个人对俄罗斯文学想有所表达 , 其感觉就从“犯罪”文学的伟大贡献者之一 , “持不同政见者”索尔仁尼琴开始的 。
有感而发的是索尔仁尼琴的境况 。
文章图片
纪录片《对话索尔仁尼琴》(图/豆瓣)
据报载 , 索尔仁尼琴在俄罗斯祖国如同客居 , 对于他曾热情呼吁反对的“苏维埃”烟飞云灭 , 并没有燃起他在其它方向上的可能热情 。 所以客居感油然 。 加上开设一年的电视讲座 , 草草收场与热情与观众的日稀 , 与昔日每出一呼声便得到大回应 , 真是有天壤之别 。
不知是俄罗斯失去了热情 , 还是他本人失去了热情?总之是两相寂寞 , 徒有往日了 。
于此情此景 , 我回忆起索尔仁尼琴的作品 。 并非想肯定能回答出什么 , 但也算是寻找某条线索 。 某条个人的线索对个人感觉的诠解 。
我的记忆中 , 很难忘记索尔仁尼琴那些伟大作品中的两个细节 。 一个是在《伊万的一天》里 , 另一个是在《古拉格群岛》里 。
前者说的是主人翁伊万劳动改造了一天 , 收工归监 。 入监前有例行的搜身检查 , 这天等着搜身的伊万忘了他还藏着一小段锯片——用以制成所谓精致的刀具好与他犯交换食品 , 可快到搜他时 , 他碰到了他放在身上的硬硬的锯片 , 他一下子就呆住了 , 什么办法也没有 , 只有后悔和心跳 , 只有硬捱着等着被搜身 。
可是门卫不知怎么只搜了一半 , 就挥手放他归监了 , 让他侥幸地躲过了这一劫 , 否则被发现私藏铁器可不是闹着玩的 。
另一个细节是《古拉格群岛》上一群劳改犯 , 他们私下挖地道准备脱逃 。 宏大无比的地道工程 , 居然在克格勃鹰眼环伺下完成了 。 别的复杂艰难不说 , 就是消化挖出来的土方就付出了多少心血啊!
可是成功的地道并没有保证他们成功脱逃 。 原因是脱逃成员中 , 有一个家伙不太沉着 , 在脱逃中 , 因为一个不需要的抬头 , 于是失败了 , 脱逃者全部被捉回 。 被捉回时 , 克格勃的鹰眼还没有查到有地道 。 命运真是与伊万太不相同了 。
这两个细节之所以传神 , 就是译文也没有让魅力失去 。 我惊叹于作者的艺术天赋 , 却忍不住替书中的人物做出另外的想法 。
比如伊万 , 事先不是忘了而是藏好锯片 , 不就可以从从容容地归监嘛 。 对于脱逃中的失误者 , 索尔仁尼琴没有半点儿责备 , 似乎错不在他 。
也许是错不在他 , 克格勃的鹰眼环伺 , 怎么责备同伴呢?然而其他同伴事前的心血和事后的牺牲 , 这又如何了结呢?
索尔仁尼琴与他的作品对此并不言说 。 要之 , 索尔仁尼琴的倾向并不在这些环节上 , 他的倾向是 , 将人事的成毁系于天命的眷顾与不眷顾 。
一切成功与失败 , 似乎都不在于人事的精心或粗疏 , 这种宿命感弥漫着整个索尔仁尼琴的作品 , 虽然他在这种宿命感的文学化把握中 , 是有力量的伟大的“持异见者” , 但他的“异见”并不以人事见长 , 似乎也不看好人事 。
也许人事是啰嗦的 , 也没有魅力 。 如果索尔仁尼琴在人事上倾注精力 , 他的作品或许魅力稍逊?当然这只是我猜测 , 因为在这样的细节里 , 我们似乎只能感到心跳 , 一种命运让人不得不的心跳 。
当然 , 人事之与天命是文学永恒的话题 , 也是文学保持魅力的源泉之一 。 但日夜等着天命的眷顾与否 , 是不是要把心天天提到嗓子眼上来过日子?这种状态如此动荡何来安定?又需要什么样的心理才能承受?谁又能事事保证在硬捱硬等 , 结局不妙前得到开脱?——开脱不了 , 就以为是天命昏昭难定 , 这能为一切粗心大意做借口吗?
- 文化|谭震年摄影作品展(一)
- 文化|当艺术走进城市候机楼 成都双流举办第八届艺术年展美术展
- 西礼傣陶|民族文化的精华,在陶陶罐罐里窥探四千余年西双版纳文脉
- 文化|浙江金华银匠程志芳:上千万次捶打 錾刻文化自信
- 华东师大|身体,能量,文化——《文化就是身体》与谈
- 二十四节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谈丨节气、歌谣和民俗里的“四季江南”
- 孩子|纸短情长,二七区佛岗小学第一届书信文化周如约开启!
- 平台|科技赋能非遗文化 首件“数字化”越窑青瓷上线试水
- 艺术|科技赋能非遗文化 首件“数字化”越窑青瓷上线试水
- 鬼谷子_文化|鬼谷子:善驭人者必擅“愚民”,越单纯的人,越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