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演论|专访|张洪彬:晚清时期的“祛魅”,传统中国社会的“梦醒时分”( 九 )


现实主义不可爱 , 理想主义不可行 , 现实和理想的落差 , 是触目惊心的 , 我想这才是“误读”的根本原因吧 。 国际法背后的理想主义信念 , 没有暴力的加持 , 常常形同具文 。 所以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结束时 , 很多知识分子对国际联盟、联合国的建立抱以极高的期待 , 他们希望建立一个可以结束“国际无政府状态”的“世界政府” , 国际法原则能够获得暴力加持 , 获得更大的约束力 。 可惜 , 这样的理想到今天 , 仍然没有实现的可能 。 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 , 与严复的时代没有本质的区别 , 所以还有很多人把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奉为圭臬 , 把“物竞天择 , 适者生存”挂在嘴上 , 崇拜强人 。 这更多是糟糕的现实教导出来的 , 不只是因为“误读”了严复 , 毕竟 , 很多人根本就没读过《天演论》 。
天演论|专访|张洪彬:晚清时期的“祛魅”,传统中国社会的“梦醒时分”
文章图片

清末京师同文馆内学习外语的师生 。
“祛魅”之下的“复魅”暗流
新京报:2021年 , 国内翻译引进了彼得·沃森的《虚无时代》 , 沃森提到 , 许多人认为比起以前 , 21世纪应该是一个宗教信仰相对于科学更加隐退的世纪 , 但现实情况可能比这个更复杂 , 宗教信仰依然在很多领域为人所需 。 尼采的“上帝之死”之外 , 还有“上帝回来了”的潮流一直存在 。 研究完“祛魅”之后 , 对于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复魅”现象 , 你有什么自己的观察?它是否是一股一直存在于“祛魅”进程下的思想暗流?
张洪彬:我最近也在读这本书 。 世俗化理论认为科学和理性越发达 , 宗教信仰就会越衰弱 。 但1990年代 , 美国学者彼得·伯格等人开始正视这样的事实:在科学最为发达的美国社会 , 宗教生活相当活跃;在很多科学进步很大的社会 , 宗教信仰反倒比原来更丰富多彩 。 如何解释这些现象 , 成为宗教社会学界的一个热点 。 比如有些人认为 , 虽然现代社会科学和技术更发达了 , 很多原来做不到的事情现在可以做到了 , 许多原来不诉诸鬼神就无法解释的现象现在可以获得世俗的解释了 , 但现代社会人口流动性更大 , 人们的意义之网反倒没有原来那么结实了;人生轨迹更宽广了 , 生活节奏更快了 , 不可控因素、不可逆的损失、逃避不了的厄运可能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多了 。 形形色色的宗教信仰有助于安顿人们动荡不安、焦虑不堪的心灵 。 简言之 , 疲惫的现代心灵很需要它 , 这应该是宗教信仰继续发展的一个原因 。
复魅的冲动 , 是伴随祛魅进程一起发展的 , 可以被看作是长期被遮蔽的“暗流” 。 就我的观察 , 从晚清开始就有不少知识分子或宗教界人士 , 试图从各个角度来证明 , 宗教信仰在现代社会仍然有存在的价值 , 宗教信仰与科学并不矛盾 , 有的还要试图证明鬼神是真实存在的 , 精神是可以独立于物质而存在的 , 灵魂(精神)在肉身死亡之后仍可继续存在的 。 如此等等 , 不一而足 。 他们的思考 , 未必能说服我们 , 但也许可以照进我们自己的思维盲区 , 丰富我们对宗教信仰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的理解 。
天演论|专访|张洪彬:晚清时期的“祛魅”,传统中国社会的“梦醒时分”
文章图片

《虚无时代》 , 彼得·沃森著 , 高礼杰译 ,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1年4月 。
新京报:在此前的采访中你曾提及 , 在阅读学者张灏的著作《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时 , 其中记述的有关宋育仁面对“天”之变的“愤慨”之情 , 让你产生了某种“震动” , 也引导你选择这个题目进行研究 。 可否展开讲讲这个选题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