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清末京师同文馆内学习外语的师生 。
“祛魅”之下的“复魅”暗流
新京报:2021年 , 国内翻译引进了彼得·沃森的《虚无时代》 , 沃森提到 , 许多人认为比起以前 , 21世纪应该是一个宗教信仰相对于科学更加隐退的世纪 , 但现实情况可能比这个更复杂 , 宗教信仰依然在很多领域为人所需 。 尼采的“上帝之死”之外 , 还有“上帝回来了”的潮流一直存在 。 研究完“祛魅”之后 , 对于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复魅”现象 , 你有什么自己的观察?它是否是一股一直存在于“祛魅”进程下的思想暗流?
张洪彬:我最近也在读这本书 。 世俗化理论认为科学和理性越发达 , 宗教信仰就会越衰弱 。 但1990年代 , 美国学者彼得·伯格等人开始正视这样的事实:在科学最为发达的美国社会 , 宗教生活相当活跃;在很多科学进步很大的社会 , 宗教信仰反倒比原来更丰富多彩 。 如何解释这些现象 , 成为宗教社会学界的一个热点 。 比如有些人认为 , 虽然现代社会科学和技术更发达了 , 很多原来做不到的事情现在可以做到了 , 许多原来不诉诸鬼神就无法解释的现象现在可以获得世俗的解释了 , 但现代社会人口流动性更大 , 人们的意义之网反倒没有原来那么结实了;人生轨迹更宽广了 , 生活节奏更快了 , 不可控因素、不可逆的损失、逃避不了的厄运可能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多了 。 形形色色的宗教信仰有助于安顿人们动荡不安、焦虑不堪的心灵 。 简言之 , 疲惫的现代心灵很需要它 , 这应该是宗教信仰继续发展的一个原因 。
复魅的冲动 , 是伴随祛魅进程一起发展的 , 可以被看作是长期被遮蔽的“暗流” 。 就我的观察 , 从晚清开始就有不少知识分子或宗教界人士 , 试图从各个角度来证明 , 宗教信仰在现代社会仍然有存在的价值 , 宗教信仰与科学并不矛盾 , 有的还要试图证明鬼神是真实存在的 , 精神是可以独立于物质而存在的 , 灵魂(精神)在肉身死亡之后仍可继续存在的 。 如此等等 , 不一而足 。 他们的思考 , 未必能说服我们 , 但也许可以照进我们自己的思维盲区 , 丰富我们对宗教信仰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的理解 。
本文图片
《虚无时代》 , 彼得·沃森著 , 高礼杰译 ,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1年4月 。
新京报:在此前的采访中你曾提及 , 在阅读学者张灏的著作《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时 , 其中记述的有关宋育仁面对“天”之变的“愤慨”之情 , 让你产生了某种“震动” , 也引导你选择这个题目进行研究 。 可否展开讲讲这个选题的缘由?
张洪彬:2011年秋季学期 , 我上导师许纪霖老师的一门课 , 研读《现代中国思想的核心观念》(许纪霖、宋宏编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1年)这本论文集 。 这本书中收录了现代思想史研究领域的一些名家名作 , 其中第一个单元的主题是“时代、公理与进化” , 收录的六篇论文大体都是讨论清末民初的世界观演变的 。 其中第一篇是张灏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 , 这篇论纲性质的论文讨论了1895至1925年间这三十年的思想转型 。 张灏认为 , 近代中国面临的不只是救亡图存这个层面上的政治秩序危机 , 还有“文化取向的危机” , 也就是“构成文化思想核心的基本宇宙观与价值观”的动摇 。 他摘引了宋育仁的一段话来说明西学进入中国之后给晚清读书人造成的巨大压力 。 宋育仁的这段话给我很大冲击和震动 。 他的愤懑是独一份的 , 还是当时的普遍情绪?到底哪些科学知识或者说科学的哪些方面让他(们)感到不开心?近代科学知识是不是让他(们)觉得鬼神、先祖都无处藏身了?我查找资料 , 熬了几个通宵 , 写了一篇约摸两万字的论文 , 很粗糙 , 一直没有发表 , 但最终成为了《祛魅》一书第二三四章的雏形 。
- 天演论|专访|张洪彬:晚清时期的“祛魅”,传统中国社会的“梦醒时分”
- |陕西西安少陵原发现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十六国时期高等级墓葬
- 传统|专访|张洪彬:晚清时期的“祛魅”,传统中国社会的“梦醒时分”
- 圆明园|法国人拍晚清照:未损毁的圆明园,妆容辣眼的格格
- 铜版画|铜版画中的晚清,欧洲人眼中的“想象与真实”
- 欧洲|铜版画中的晚清,欧洲人眼中的“想象与真实”
- 小叶紫檀|晚清 小叶紫檀双耳香炉
- |山西发现一处夏时期文化遗存
- 青铜器|中国青铜极品“子乍弄鸟尊”,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墓为何流失海外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稷山东渠遗址新发现夏时期东下冯文化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