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大比例裁员、单日500万人求职,互联网招聘“聊”出新故事( 二 )


小庄的这种“艰难”并不是空穴来风 ,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市场行情周报显示 , 春节后第一周企业招聘规模小幅收缩 , 招聘职位数同比减少 4.5% 。

而另一方面 , 投递的简历数还在增加 , 平均每个岗位收到约11份简历 , 是上年同期的2倍左右 。
智联招聘甚至贴出“破纪录”海报 , 表示单日求职人数突破 500 万 , 单日求职量突破1600万 。

在互联网裁员潮的背景下 , 招聘APP正是“毕业日”“N+1”“最冷春招”这些关键辞藻背后的记录者 。
同时也很少人知道 , 互联网招聘行业见证了社会、互联网、打工人的流变 。
20多年的时间 , 互联网招聘印刻出了时代的面貌 。
从实体到线上、从个体到互联 , 从门户到APP , 这个行业是如何在荒芜中拔地而起?其中又蕴藏着怎样的模式和路线思辨?新一代互联网招聘平台出路又在何方?

一、模仿而生 , 吃尽红利
90年代 , 中国的市场经济的大门打开 。
那时候的大学录取率不过22% , 考上大学就相当于端起了金饭碗 。
而在象牙塔之外 , 农村的女子们、城镇的务工人纷纷南下找工作 , 他们面试基本靠腿 , 投简历基本靠吼 。
这样热闹又陌生的剧情 , 在沿海摩登城市的“人才市场”里日复一日的上演 。

据统计 , 仅1993年到1996年这三年里 , 全国各类人才市场进场招聘单位近70万家 , 进场应聘近2000万人 , 约300万人通过人才市场找到了工作 。
当然人才市场作为求职人的聚集地 , 方圆几公里汇集了黑中介、皮包公司、办假证团伙 。
他们巧立服装费、体检费等名目薅打工人的血汗钱 , 更有甚至还会威逼利诱给打工人们推荐“重金求子”套餐 , 相当歹毒 。
人才市场这一功能性场域更像是江湖 , 杂乱又充斥着某种难以言说的秩序 。

时间跨越千禧年 , 这时候的大城市搭着互联网潮流 , 网民数量达到890万 , 能上网的计算机达到了350万台 。
如今的互联网三元老腾讯、阿里、百度相继成立 。
那时候的中国互联网相当喜欢从国外搬运一套模式或一个平台到国内 , 甚至形成了路径依赖 。
中华英才网、前程无忧、智联招聘则在看到了彼时全球最大的在线招聘商Monster的发展机遇后 , 纷纷效仿其商业模式 , 将人才市场中的场景搬到了线上 。

这些招聘网站的能效现在看来是相当粗糙的 , 但对比人肉实体市场效果相当爆炸 。
它们的盈利模式就是卖广告和卖简历 , 求职者向平台投递简历 , 企业向平台下载简历或购买广告位 。
那时候我们有近9亿的适龄打工人 , 企业数量超过4400万家 , 市场规模完全有望超过美国、日本 。
它们没有现在招聘APP花里胡哨的推荐算法、ai、大数据 , 粗粝的功能中处处透露着暴富的气息 。
要知道 , 招聘行业是最早互联网化的行业之一 , 也是互联网最早盈利的行业之一 。

1997年 , 智联招聘网成立;同年 , 中华英才网在北京成立;1999年 , 前程无忧成立 。 均早于如今的BAT“互联网三元老” 。
所有人都觉得招聘网站是个好生意 , 而资本市场则凭借着敏锐的嗅觉 , 比普通人更早的抛出了橄榄枝 。
前程无忧就借着时代的红利 , 营收在1999至2002的三年间增长了25倍 。
在QQ盈利无门的同时 , 准备好预算到招聘网站投广告的企业已经排上了队 。
几乎同一时期上市的腾讯鲜有人关注 , 百度上市还要到1年以后 。 而此时距离阿里巴巴第一次在香港上市 , 还有3年 。
【裁员|大比例裁员、单日500万人求职,互联网招聘“聊”出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