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散文丨悠悠“从文”不了情——记表叔与沈老的一段往事

文/杨胜国
在沈从文故居墙壁上 , 有一幅黑白照片尤为显眼 。
沈老|散文丨悠悠“从文”不了情——记表叔与沈老的一段往事
本文图片

1982年5月凤凰古城接官亭路上 , 中间系沈老 , 最前面系表叔田儒钦 。
照片中 , 沈老走在前排中间 , 身着深色服装 , 戴顶帽子 , 双手反背 , 目光深情地注视着右侧的沱江河 , 同时似乎又在询问着什么 。 其后跟着十来个陪同人员 。 而走在沈老前面引路的那个夹着公文包、左手托腮、神情专注的年轻人 , 就是我的表叔田儒钦 。
那是1982年5月 , 沈从文从北京回到家乡凤凰古城 , 走在接官亭路上照的 。
表叔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 他的大姑 , 就是我的奶奶 。 十一岁时 , 他父亲 , 也就是我的舅公 , 不幸去世 , 他从此辍学回家帮母亲挑起生活重担 。 表叔从小勤奋好学 , 放牛时就地取材用小石头当笔在岩板上写写画画 , 加之聪明过人无师自通 , 吹拉弹唱样样会 , 被村里人夸为小秀才 。
他在生产队先后当过记工员、保管员、会计、大队民兵营长 , 在阿拉公社农技站开过手扶拖拉机 , 当过《湖南日报》、《团结报》农民通讯员 。 由于写的一手好文章 , 被推荐到凤凰县财政局工作 , 后来又调到凤凰县委宣传部担任通讯报道组组长 。 因此 , 沈老1982年回乡时 , 表叔才有幸全程陪同 , 参与采访数日 , 近距离目睹了一代文学大师的风采 , 现场感受了沈老的许多逸闻趣事 , 结下了一生“从文”不了情 。
表叔生前对我提及那段往事时 , 常常激动不已而引以自豪 。 他说 , 沈老回乡当天 , 他与吴智江、郭清予、黄吉川、刘鸿洲、田儒龙六人 , 跑到白羊岭黄永玉木板祖屋拜访沈老 。 那年 , 沈老已八十高龄 , 身体微胖 , 鹤发童颜 , 架着金边眼镜 , 平易近人 , 和蔼可亲 , 与旧朋新友谈笑风生 。 当表叔提出想与沈老合影留念时 , 他爽快应允 , 携来夫人在院坝坐定 。 拍照后 , 他还要夫人记下大家的姓名和工作单位 , 并鼓励表叔等后生们要脚踏实地、好学上进 , 在社会这本“大书”里多磨炼 , 好好为人民服务 。
沈老|散文丨悠悠“从文”不了情——记表叔与沈老的一段往事
本文图片

表叔(后排右一)与沈老夫妇 , 在凤凰合影 。
第二天 , 沈老夫妇在黄永玉等人陪同下 , 重访其母校——文昌阁小学 。 在一颗古楠木树下 , 沈老驻足抚摸、感怀良久 , 勾起了鲜为人知的一件往事:“童年时 , 我很贪玩 , 尤其喜欢看戏 。 有一天 , 道门口唱木脑壳戏 , 我吃过早饭把书篮藏在土地庙 , 饱饱看了一天戏 。 第二天上学 , 刚走到这棵树下 , 就碰到班级教师毛先生 , 他罚我跪倒树下 , 质问我为什么逃学?我老实交代看戏去了 。 毛先生斥责我说 , 楠木树喜欢向上长高 , 你却喜欢在它下面变矮吗?人家用功读书而你却逃学看戏 , 这叫作人自侮而后人侮之 , 自轻必然自贱 , 自尊才能自贵 。 老先生的话让我醒悟明白 , 在以后的生活道路上 , 我始终坚持做一个自尊自强的人 。 ”沈老的回忆无疑是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课 , 教育大家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 。
第三天 , 阳光明媚 , 沈老夫妇步行到北门码头 , 登上一只木船 , 在清澈的沱江河漫游 。 他不时地向夫人张兆和讲述到河里洗澡、到喜鹊坡摘三月泡、掏雀儿蛋、端午节赛龙舟抢鸭子等童年趣事 , 以及豹子湾的鬼专迷熟人的传说 , 逗得满船笑声 。 上岸后 , 众人沿听涛山脚返回 , 沈老又介绍“凤凰第一泉”、黎元洪的题字石刻、接官亭上文官下轿武官下鞍的典故 , 亲切地与守碾坊的老人寒暄握手 。 走进边街上 , 沈老品尝了春卷、水饺和蜜桔等凤凰小吃 , 连夸“口味好” 。 到了文星街 , 他兴致很高 , 与一个倚门而立的老者开玩笑说:“我是老逃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