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是一个“多数的文明”

姚大力 , 历史学家 ,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朱天元 采访整理
原文载于“经观书评” , 经作者授权删改发布
全文4300余字 , 阅读约需9分钟
多了解一点多民族中国的历史 , 就能多一点智慧去面对多民族中国的当下 。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 这是公认的事实 。 但是 , 何为民族?
随着二十世纪以来民族融合以及现代民族学理论的发展 , 我们发现似乎越来越难用一种体质、语言、文化特征来界定一个民族 。 台湾学者王明珂曾经这样叙述他对于族群凝聚的观点:“当个人作为某群体的一分子与外在世界的个人与群体互动时 , 透过这心理构图的回忆 , 个人得以建立其社会认同体系 。 这样的回忆常是集体性的 , 也就是社会人群经常集体选择、活化并强化特定的社会记忆 , 以凝聚成员彼此的认同 。 ”
历史学家姚大力认为:民族是拥有一种基于共同血统观念之上的、集体身份意识的文化共同体 。 这种共同血统观念是“想象”或虚拟的产物 , 是在该人群基于某些共同经验而自发生成的 , 关于他们共同根源性的、朦胧的草根意识基础上 , 由人群中的知识精英或准知识精英有意识地“发明”出来 , 然后又变成被民众广泛接受的、有关自己的起源传说 。 民族一旦被“发明”出来 , 就很难再轻易地被还原为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共同体 。 因为民族认同具有强大持久的精神引力 。 现在它已成为人类最为坚持的、少数集体身份的归属范畴之一 。
而历史书写的背后反映了某种集体记忆的影响 , 同时也常常为现实的需要被不断诠释、选择 。 所以对于族群与族裔的研究 , 其价值不仅仅在于追溯起源 , 凝聚认同 , 更重要的在于 , 通过反思性知识与批判性知识 , 对过去的历史进行检讨、重建 , 去化解积淀 。
身处族群不断冲突、曾经的多元族群价值屡遭挑战质疑的当下世界 , 中国不可能丝毫不受到这种潮流的影响 。 因而我们更需要对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保持一种反思性的态度 , 使得少数民族与汉族都可以用更为理性与包容的眼光 , 去面对过去与现实 , 让常常被偏见所鼓动的民族情绪得以转变为彼此间深刻、宽容的了解 。
如何让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声音?历史上作为多元族群存在的中国 , 如何重新审视自己源自多元民族的遗产 , 并产生出一种崭新的、基于多元文化主义立场的民族主义?这样的追问也许永远不会过时 。
作为一位卓有成就的历史学者 ,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姚大力教授的关怀常常延及多元族群关系 。 在采访人员朱天元对姚大力教授的采访中 , 姚教授探讨了民族、汉族中心主义、多元文化等话题 , 其中的讨论和思考 , 对今天我们如何认知自己的族群与国家 , 如何处理族群间的关系 , 都深有启发 。
以下是采访的部分内容整理 。
▌来自民族学的启发:民族认同问题
当前中国民族研究大致有两种取径:民族史取径和民族学取径 。 两者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 , 视域互相交融或互有重叠 , 区别在于 , 他们分别着眼于过去和现在 , 且研究中依据的基本研究素材 , 以及处理素材的方法都很不相同 。
前者可以溯源到因道光、咸同时期边疆危机的刺激而兴起的“西北舆地之学” , 并受到欧日“汉学”传统的重大影响 。 往往力求把某个特定人群的历史尽可能地向前追溯 , 确认其历史谱系 , 在“延续与变迁”的时空框架里认识理解民族 。
后者本质上属于人类学 , 在民国时期得到极大发展 , 以深入的实地调查为特征(在人类学、民族学中称为“田野调查”) 。 当时的学者很注重调查边疆各人群的现状 , 从人群的现状分辨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 并参照历史文献去探寻他们“从哪里来”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