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旧时明月旧时情( 三 )


记忆中 , 我们在家里出出进进时 , 常有人喊着“张先生”来找祖母 , 或是通知政协开会、居委会开会 , 或是要求解决课业疑难 , 调解家庭纠纷 , 不管是正吃饭的时候 , 还是晚上快睡觉的时候 , 祖母都是特别热心 , 有求必应 。 甚至因为我们是张先生的孙儿孙女 , 邻里街坊的叔叔、阿姨、阿爹、阿婆 , 对我们也都格外客气和爱护 。
这张祖母的照片(图2) , 正是那段日子的珍贵留念 。
少年不知愁滋味
祖母去世于1978年 , 推算起来 , 那年我正好15岁 , 已从苏州又去到苏北 , 因那时父母已转到公社中学任教 , 我得以在公社的学校上初二 , 上学条件比大队的学校改观不少 。
记得那是一个春天的傍晚 , 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 遇到了迎面而来行色匆匆的父母 。 父亲要赶着去镇上买一张回苏州的船票 。 因为他们刚刚收到苏州来的电报:祖母去世了 。
3月8日的凌晨 , 祖母默默无声地长眠在了我小姑姑的家里 。 那里是太湖中一个有着美丽名称“洞庭西山”的岛屿 。
祖母晚年已无法一人独自在苏州过活 , 就到西山依附我的小姑姑姑父生活了 。 那几年 , 每年回苏州看望祖母 , 变成了从苏北到苏州 , 又从苏州坐船 , 在太湖里摇摇晃晃地 , 晃到了小姑家的西山镇夏街 。
西山是一个花果山 , 但那时候是贫困的 , 商品经济还没有发展 , 果农的枇杷、杨梅、橘子、白果等好东西 , 都不知道运出去卖钱;西山全称洞庭西山 , 太湖环绕 , 风景很是美丽 , 还有几处古迹名胜 , 但那时 , 也没有开发旅游 。 少年懵懂 , 既不知贫困为何物 , 也不懂得欣赏风景 。
只记得有奶奶在的大家庭里 , 有好多钱老师 , 小姑、我爸、我大伯都是老师 。 一个农民叫着“钱老师”跨进门来 , 我以为是喊我爸 , 老虎以为是喊他爸 , 其实只是叫我小姑 。 我们几个孩子 , 就一齐逗乐地对着自己的爸妈叫“钱老师” 。
记忆中 , 姑父带我们在太湖里学游泳 , 可我呛了好几次水以后 , 还是没有学会;我们一起到石头上刻着“天下第九洞天”的林屋洞去探险 , 好多次面对深深的洞口 , 都是用奇幻的想象代替了探索的步伐 , 里面到底有多大 , 是什么样的呢?那时 , 林屋洞也还没有变成旅游开发的景区;还有 , 就是走在林间的山路上 , 用事先做好的带网兜的高高的竹竿 , 套知了 , 好像是小青的学校向小学生收集知了壳(可以入药) , 所以 , 抓知了变成了功课 。 安静一点的事情 , 当然是读书 , 家里的孩子都喜欢读书 , 耽于读书 , 上面那些个活动 , 基本都是父母、姑姑姑父们 , 为了让小孩子起身 , 才想出的活动 。 安静的事情 , 除了读书 , 还有一项 , 就是坐在堂屋前的天井里 , 各人一个小板凳坐着 , 拿大方凳做桌子 , 趴在那里刻纸 , 用各色的彩纸 , 覆盖在各色花样的刻纸样品上 , 下面垫一块钢板或塑料的衬板 , 用一把尖头的小刀 , 专心地刻纸 。 复刻一个花样的作品 , 能够一气呵成 , 当中不刻断一条线 , 做成完整的成品 , 就是成功 。 当然花样的选择有讲究 , 简单线条的 , 就容易完成和成功;复杂的图案 , 挑战性就大 , 有个循序渐进的讲究 。 刻出来的作品 , 我们就争前恐后地跑到奶奶那里去 , 让她欣赏、评阅 。 奶奶是表扬人、奖励人的高手 , 况且这些都是她的宝贝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的作品呢 。
少年不知愁滋味 , 奶奶其实是瘦弱了不少 , 为家庭 , 为社会辛劳、奉献了一辈子的她 , 如今老病在身 , 更多的只能是枯坐西山 。 往往是一把藤椅 , 深陷其中 , 在屋子后门口的后院里 , 在房间的窗口边 , 一坐一上午 , 一坐一下午 。 小姑、姑父都忙于白天上课 , 晚上家访 , 表弟表妹也都是上学的年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