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的父亲和小姑编撰的《钱穆家庭档案》一书出版了 , 其中第一部分“此情可待成追忆”是家书 , 辑录了抗战时期住在苏州的祖母张一贯 , 写给在大后方昆明任教的祖父(钱穆)的家书 , 也包括部分我父亲等人写给祖父的信 , 共近百封 。 从这些书信中可以看到 , 祖母侍奉婆母 , 养育儿女 , 又时刻牵挂着远方祖父的冷暖缓急 , 真是艰难时事中家庭的顶梁柱 。 她挺身担当而默默无声、举重若轻 , 为五个儿女撑起一个家的平安港湾 。 书的后一部分“坚毅一贯的人生” , 是2001年祖母诞辰100周年时 , 她的子女们写的怀念文章 , 追忆过往岁月 , 缅怀母亲的慈爱和身教 。 这本来是大家庭儿孙们珍藏的内部文献 , 二十年过去了 , 因为要出版“张一贯致钱穆家书” , 使它们隔着一个甲子的岁月 , 遥相呼应 , 得以出版 , 与更多、更广大的读者见面 。 面对这些80年前的家书 , 20年前的怀念文章 , 读者在感受人伦亲情的融融暖意中 , 也定会发出感时伤世的喟然叹息 。
“坚毅一贯” , 真是十分贴切地概括了我祖母的一生 。 我是这个大家庭中的长孙女 , 又是唯一从事了文史教学研究的人 , 所以 , 替父辈们做了最后完成这本书的整理、编排和校对工作 , 是书的催生人 。 整理书稿时 , 我也不禁追忆起幼年时代与祖母相处的珍贵岁月 , 那些日常生活中的琐碎记忆 , 带着祖母的音容笑貌 , 深深浅浅地刻印在我的脑海里 。 今天把它写出来 , 不避续貂之嫌 , 只为同样的怀念 。
难忘的老照片
先从这张老照片(图1)说起 。 照片上有四个人 , 祖母坐在正中 , 两侧站着我和堂兄老虎 , 祖母的脚跟前站着刚刚会说话的堂弟小兵 。 老少四人 , 笑得开怀 。 拍这张照片的 , 正是老虎哥哥的爸爸、我的大伯钱拙 。
那是1971年的暑假吧 。 对于一个教师家庭 , 冬夏的概念 , 往往是被寒假和暑假所代替的 。 一到寒暑假 , 分别下放苏北射阳县和盐城县的大伯伯母和我父母 , 就都会带着孩子回到苏州 , 看望祖母 , 作短暂的家庭团聚 。 而寒暑假以外的时日 , 70岁开外的祖母 , 就一个人在苏州的家里生活 。 那个家就是照片背景所在的地方——王洗马巷26号 。 这是清末内阁学士、曾任多省学政的汪鸣銮的故居 , 他的私人藏书楼叫“万宜楼” 。 这个老苏州的老宅子 , 前门与后门分别处在两个巷子上 , 七八个院落由一条长长的陪弄串联起来 , 祖母的家在第三个院落里 。 照片上可以看到 , 落地长窗枣栗色的油漆已经褪色 , 青砖砌起的天井里 , 墙面也已经斑驳陆离 , 显出岁月的悠长 , 悠长而不免寂寥 。 在这片悠长寂寥的岁月前 , 祖母和蔼地微笑着 , 因为她的儿孙们的远道归来 , 她怎能不发自内心的高兴呢?
在那个不常有机会照相的年代里 , 这张照片成为我与祖母现存的唯一合影 , 看到它 , 会让我穿越到五十年前的童年时代 。
在祖母家快乐
疯玩的日子
1969年 , 父母带着我和妹妹 , 全家下放到苏北农村——盐城县楼王公社范河大队第三生产小队——插队落户 , “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 在此之前的一年 , 大伯一家也已经先期下放到苏北射阳县 。 到苏北的第二年 , 正好是我应该上小学的年龄了 。 当地的小学 , 一年级的教室里 , 课桌是泥土堆成的四方形土墩墩 , 泥土的墙面上有几个洞 , 就算是窗户 , 洞上糊了一些装化肥的大口袋的牛皮纸 。 小板凳是自己带的 , 小孩子就这样八叉着双腿坐在土桌子前上课 。 像当时很多农村学校一样 , 这个学校是带着初中的“戴帽小学” , 当时 , 我父母就也在这个学校的初中部做老师 , 教数学 。 因为我母亲是师范毕业的 , 会弹风琴、会唱歌 , 就兼顾着 , 也教全校的音乐课 , 我们一年级的音乐课就是我妈妈上的 。
- 爱情|不一样的旅行 ——寻找父母的爱情
- 医生|父母心里“选择意向高”的职业排行榜,医生不是首选,榜首很抢手
- 敦煌|初入职场时,父母给的建议不可全听,尤其是这几句
- |浙江草根画家绘就乡愁画卷 传承旧时美好乡土文化
- |【十年@每一个奋斗的你】浙江草根画家绘就乡愁画卷 传承旧时美好乡土文化
- 医生|父母眼中“满意度高”的职业排名,医生仅排第6,榜首让人羡慕
- 传承|浙江草根画家绘就乡愁画卷 传承旧时美好乡土文化
- 996|985毕业生迷恋收破烂,职业不被父母接受,但脱离了“996”的束缚
- 求职|买房后被父母骂的狗血喷头是一种什么体验?
- 古代|父母和孩子共读的12本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