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独家专访 | 她拍了部献给时代的佳作!( 四 )


成长|独家专访 | 她拍了部献给时代的佳作!
文章图片

《美国女孩》的剧本 , 起先主要从女儿芳仪的视点出发 。
在影片监制林书宇(导演代表作包括《九降风》《星空》《百日告别》《夕雾花园》等)的启发下 , 阮凤仪不禁开始思考母亲莉莉的所思所想:她有着怎样的过去?回到台湾后 , 她面临着怎样的挑战?面对病痛 , 她有着怎样的苦痛与挣扎?
林书宇表示 , 《美国女孩》的故事让他看到了自己家庭的影子 。 在2015年那部助力林嘉欣夺得影后的《百日告别》中 , 林书宇以温暖而富有诗意的镜头语言 , 表达了对于生与死的深入思考 。
成长|独家专访 | 她拍了部献给时代的佳作!
文章图片

《百日告别》海报
在经历过18稿的修改与加工后 , 这一次 , 在《美国女孩》中 , 阮凤仪也像她非常喜欢的导演是枝裕和般 , 将万事万物都赋予了生命力 。
母亲的心路历程与女儿的成长轨迹相互交织 , 阮凤仪“以女儿侧写母亲 , 以成长侧写死亡” , 辅以细致幽微的生活细节 , 生与死的话题在舒缓的铺陈中 , 变得深刻却也不再沉重 。
在与演员们交流探讨角色情感变化的过程中 , 阮凤仪也总会不禁反问自己:“为什么这样写?”不断的反思给予了阮凤仪客观的视角 , 让她能够以创作者的身份回望过去 , 深入挖掘每一位家庭成员的真情实感与所思所想 。
于阮凤仪而言 , 这是一个逐渐与母亲和解 , 与自我和解的过程 。 她说:“真正的和解是与自己和解 。 ”摄影机仿佛成为了温情脉脉的眼睛 , 给予了阮凤仪坦然面对过去的信心与勇气 。
成长|独家专访 | 她拍了部献给时代的佳作!
文章图片

片场的阮凤仪与林嘉欣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我”是谁:白马与过去
1878年 , 摄影师慕布里奇(Eadweard James Muybridge)用24台相机 , 记录下了骏马腾空而起的时刻 , 这一标志着连续拍摄装置诞生的珍贵瞬间 , 在电影史成为了永恒 。
143年后 , 阮凤仪在《美国女孩》中 , 向这一电影史上的永恒瞬间致敬 。 母亲翻开芳仪收藏的马场画册 , 右下角便是慕布里奇相机中的那匹骏马 。 画册翻动 , 骏马随之奔腾 。
那是影片中最温情的瞬间之一 。 周遭的一切都安静下来 , 静态的骏马被赋予了灵动性 , 在静与动的结合中 , 母女二人的心灵终于贴近 , 母亲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
成长|独家专访 | 她拍了部献给时代的佳作!
文章图片

白马是过去 。
芳仪的心中始终有一匹名叫“Splash”(水花)的白马 。 那匹白马陪伴着她 , 见证着她在美国最无忧无虑的童年岁月 。 在一个与父母爆发剧烈冲突的夜晚 , 亦真亦幻中 , 芳仪独自一人离家 , 在马场中看到了一匹神似Splash的白马 。
她温柔地呼唤着 , 却怎么也套不住眼前的这匹“Splash” 。 白马的躲闪仿佛在提醒她:一切都回不去了 。 与其渴望套牢过去 , 不如勇敢把握现在 。
最终 , 在如梦似幻的光影下 , 女孩与白马深情对视 。 那一刻 , 时间的概念变得模糊 , 影像成为了真正的造梦艺术 , 过去与现在温柔相拥 。
在凝望着白马的那一刻 , 芳仪仿佛也在凝望自我 , 凝望过去的岁月 。 阮凤仪的社交网络头像 , 恰恰也是这匹名叫Splash的白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