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起源?史前时期黄河流域的城址】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BRM1甲:37玉龙
长8.4、宽1.4、厚0.2厘米
青绿玉质 , 局部受沁 。 穿孔为程钻单向钻磨而成 。 出土于墓主人胸部右侧 。 本件玉龙是商代晚期遗留 , 未再加工的原生形玉器 。 由其头角、眼部等处所遗留“中间宽深、两端尖浅”的制作痕迹可知 , 其时必然是以砣具制作而成 。 龙身上遗留有数环和身躯保持圆弧平行的工具痕迹 , 若细察可发现其为眼、角、足部的轮廓线打破 , 由此可知这是在制作本件玉龙之前 , 进行截料工序时所遗留的痕迹 , 这种特征是典型商代晚期的制作工序 。 详细论证可参考本书专文 。
《史前时期黄河流域的城址》
马世之 , 《史前研究》(西安半坡博物馆成立四十周年纪念文集1958—1998)第151~165页三秦出版社1998年
本文概述了史前时期黄河流域城址的考古资料 , 并就史前城址的类型与布局、城址的历史地位等问题阐述了看法 。
河套地区的史前城址可分为三群:第一群在凉城岱海附近 , 有老虎山、西白玉、板城和大庙坡等;第二群在包头大青山南麓 , 有威俊、阿善、西园、莎木佳和黑麻板等;第三群在准格尔旗和清水河县之间的黄河两岸峭壁上 , 有寨子塔、寨子上、马路塔和后城嘴等 。 中原地区的城址全部见于河南境内 , 有郑州西山仰韶文化城址 , 登封王城岗、淮阳平粮台、郾城郝家台、安阳后冈和辉县孟庄等龙山文化城址 。 海岱地区的城址均见于山东境内 , 有滕州市西康留村和阳谷县王家庄大汶口文化城址 , 滕州尤楼、章丘城子崖、临淄田旺、邹平县丁公、寿光边线王、五莲县丹土、阳谷县景阳岗、阳谷县皇姑屯、在平教场铺、在平大尉、在平尚庄、东阿县王集等 。
黄河流域的史前城址 , 可以分为石城与土城两大类 。 石城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内蒙古的黄河前套及其附近 , 全部都是用石头砌筑的山城 。 土城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境内 , 多系夯筑而成 。 黄河流域的早期城址在规划布局方面 , 多依自然地势而建 , 平面复杂多样 , 大都不太规整 , 或呈梯形、凸字形 , 或作弧形、三角形等 。 其布局除零星分布于各地外 , 又有一定的集中性 , 内蒙古河套地区的龙山城址 , 集中于凉城岱海附近 。 鲁西北的龙山城址 , 集中于荏平、东阿和阳谷县境 , 分南、北两组共八座城址 。 龙山城址成组出现 , 组群中有一座大型中心城址 , 表明彼时城址已出现分级制度 , 为探讨当地古文化、古城、古国等课题 , 提供了重要依据 。 城址一般较小 , 表明史前时期城邑文化的原初形态 , 远古城邑多有环城垣的壕沟 , 同城垣一起形成我国最早的双重防御体系 。 城址内手工业作坊与祭祀遗址、居住址、儿童墓区相互杂处 , 但没有专门的交易场所 , 说明史前城址 , 很少或不带有“市”的性质 , 故算不上真正的城市 , 仅可称为“原始城市”或“雏形城市” 。
远古时代 , 我国黄河流域曾经存在过许多城邦小国 , 仰韶、大汶口和龙山文化古城便是它们的都邑 , 其中有些已演进为原始城市 , 据此已依稀见到中华文明的新曙光 。 黄河流域的史前城址在我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 , 在多元--体化的中国文明起源中曾经发挥过巨大作用 。
- |《丝路文明》丨麦积山石窟:小陇山上的千年佛国
- 古蜀文明|长江流域精品路线|古蜀文明之旅
- |省级文明村雨城区塘坝村:用艺术营造乡村美学氛围 用文化振兴赋能乡村振兴
- |从寂寂无名的深山野树,到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茶,究竟经历了什么
- |行走郑州 读懂最早中国|五千年不断裂文明史的起点在哪里?
- |五千年不断裂文明史的起点在哪里?
- |中国的文明史,到底有几千年?
- 文学|“华人文化诗学”何以推动文明互鉴?
- 伦理|何为“世界伦理”的文明基础?
- 彩陶|王仁湘:黄河流域史前彩陶之路系由陇原东传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