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坚|专访|于坚:灵光成了碎片,但并未消逝( 五 )


于坚:都是设计 , 但是设计后面的世界观不同 。 中国的设计缺乏对中国传统、生活世界的尊重 , 一味地模仿、标新立异、做作、自我表现 。 不是从生活出发 , 只是从观念出发 。 为高大上而高大上 。 高大上不是家 , 只是象征 。 我有一次问一位设计师 , 这么宽的马路 , 您八十岁的母亲走得过去吗 , 在红灯亮起之前?他哑口无言 。 他服从的是观念、象征、隐喻而不是具体的人 。 任何设计都要适合生活 , 而不是隐喻某种价值、意义 。 但生活是什么?面子还是里子?这是一个世界观的问题 。
古典中国的世界观是“伤人乎 , 不问马” 。 现代的许多设计相当伤人 。 比如那些大都市的玻璃幕墙 , 灿烂、雄伟、高大、漂亮、气派 , 但是相当伤人 。 古代的四合院为什么有那么多无用的画栋雕梁 , 养人嘛 。 纽约的设计相当商业化 , 但是在细节上是考虑人的 。 曼哈顿是可以散步的地方 , 街道上很多零售亭子、自由摊贩、报刊亭、咖啡店、流浪汉、嬉皮士、游客……有些地方看上去可谓脏乱差 , 曼哈顿不仅仅是医院般干净卫生的购物中心 。
回到人 , 回到生活 , 回到细节 。 回到“老吾老 ,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 以及人之幼 。 天下可运于掌 。 ”《孟子·梁惠王上》 。 回到中国传统的“道法自然” , 朴素、“尽美矣 , 又尽善矣” 。 而不只是“观念的冒险”(怀特海语) 。 怎样买菜、怎样养老……微信付款这种中国盛行的方式相当先进便捷卫生但不仁 。 许多老母亲老父亲都被抛弃了 。 只讲技术进步 , 不顾人的复杂性 , 消灭细节 。 孔子说:尽美矣 , 又尽善矣 。 美在第一 , 技术是善的(正确的) , 但是不美 。 不美的生活与动物差不多 。
世界作为一种材料而不是意义
澎湃新闻:似乎是所有的游记(先暂且这样简单定义)都会面临的问题——被文学和艺术美化并经过想象篡改的风景在真的看到时都不免失望 , 你对于美国的体验也是如此吗?或者真实的风景会令人感官变得更丰富还是更贫乏?
于坚:在美国我深刻地感觉到惠特曼、迪金森、弗罗斯特或者斯坦贝克、尤金·奥尼尔这些作者的诚实 , 这就是他们的生活 , 永恒的生活 。 他们不是夸张的作家 , 他们没有篡改、拔高生活 。 我在青年时期地下阅读了很多美国文学作品 , 那时候美国是一个禁忌 。 我真的到了美国的时候 , 那些作品所暗示的生活态度复活了 , 我的感受是 , 这就是美国 。 这不是某种外星人的世界 。 我遇见许多一见如故的朋友 , 似曾相识的家具 , 像是某种可以触发回忆的器官 , 美国令我顿生怀乡之情 。
惠特曼的《草叶集》我是在云南高原上读到的 , 我熟悉那种天真、朴素、健康、率性而为、浪漫主义 。 云南的民族很像印第安人 。
澎湃新闻:这个问题也可应用到随书出版的摄影集 , 你可以谈谈里面的照片吗?希望里面的照片给读者呈现出的是什么?
于坚:一幅图像是一座时间的遗址 。 它给观众某种证据——如此这般的假象 , 其实它们都是碎片 , 你无法拍下掠过这个画面的那阵风 。 重要的是我怎么看世界 。 碎片后面总是有一个生活传统 , 这个传统是无所不在的 。 图像记录的是某时某地的现象 , 这些现象暗示着一个生活传统 。 我喜欢那种下意识的照片 , 我不知道我要拍什么 , 有何意义 , 我只是感觉到那光、那构图、那细节好看、养眼 。 看见什么 , 这会有一个长期的审美积淀 。 我总是会看见某些东西 , 比如一睹旧墙上的斑块 。 我比较喜欢普鲁斯特、伍尔夫那种看法、这种看法更像是一种在场的回忆 。 一个细节触发的记忆 , 按下快门 , 时间凝固 。 世界对我来说 , 是一个布满包浆的老古董 , 你得尊重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