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西西比河某处》是诗人于坚最新长篇散文 , 也是他的第一部摄影集 。
【于坚|专访|于坚:灵光成了碎片,但并未消逝】像是书名所指认的 , 这是一场关于密西西比河流经处的“即景写作” , 于坚写自然风物 , 写密西西比河岸满堂红的、无边无际的风暴般的树木 , 写暗淡的、像一张印第安人的脸的河流 , 在密西西河的某处所切身体验到的情绪与感觉总会钩沉出一段遥远的记忆 , 或者一种诗情 , 并汩汩流淌成呓语一样可自由穿行于各种时空、跨越各种体裁的文本 。
同时 , 于坚更关注河水浇灌并生长出的让美国成为美国的文明 , 作者认为“美国的许多设计原本是地方性的设计 , 但最终成为一种普世的设计 , ”我们该怎样去体认最终风行于世界的美国文化?它在生产着它的原境中是怎样的?从美国热到美国梦的破碎 , 关于美国的叙事该如何进行下去?
于坚写:“伦勃朗在纽约绝对是一个孤独过时的老怪物 。 可口可乐充满诗意 , 汽车充满诗意 , 电脑充满诗意 , 马桶充满诗意 , 摩天大楼充满诗意 , 玻璃、水泥、钢筋充满诗意 , 资本、技术、商业巨头别着徽章的白袖口充满诗意 。 诗意不再是惠特曼、狄金森的那一套 , 不是什么头上的星空、荒野、草叶、森林、落日、萤火虫、月光……你得在这儿 , 这个人工的大地上活个滋润国 。 认命吧 , 这就是你的天堂 , 天堂不在来世 , 就在纽约 。 ”《密西西比河某处》中 , 于坚以一种在场性的写作真诚地为此刻的美国留下文字与影像 , 同时也反思着文本意义上的美国 。
关于《密西西比河某处》的写作 , 于坚回应:“此书开始于大约十年前 , 我完成了第一部分 , 之后我一直在找方向 。 断断续续 , 有时候写一首诗 , 有时候写一段回忆 , 有时候写一段感想、一张便条 。 我不想读者以为这不过是又一部美国游记——这是个时髦的题材 。 卡夫卡的《美国》给我启发 , 那本书其实只是一种卡夫卡的‘美国心情’的语词集合 , 与美国没什么关系 , 他连美国都没有去过 。 ”
最近 , 澎湃新闻专访了于坚 。
本文图片
书影
重新回到文 , 一种整体性的写作
澎湃新闻:你怎样定义《密西西比河某处》这本书?它看起来像是一本游记 , 也像是一份对于摄影作品的“图说” , 同时里面也散落了诸多对于诗人、画家的评论?
于坚:这本书也许可以称为一种“现象学式”的写作 。 现象 , “在自身中显现自身的东西”(海德格尔)我最近十年的写作一直在回到“文” 。 文是不分类的 , 文就是写一切 。 比如《左传》 , 很难说那是历史记叙、短篇小说、散文、随笔或是诗 。 中国古代的绘画也一样 , 不仅有图像 , 也有文字(书法、诗词) 。 文是一种整体写作 , 气象万千 。 我曾经在河北的响堂山石窟为那里的一个岩石壁龛震撼 , 在一个面积上 , 不仅有佛像、风景的雕刻 , 还有文字、印章 , 风化的痕迹、水渍……形成一个气象万千的画面 。 在一篇文章中 , 散文、随笔、小说、分行的诗、评论、图像……只是其中的文体细节 。
文章 , 以可见之文(语言)彰显不可见之道 , 以文去蔽 。 我以为这是写作的根本 , 写作之必要 。 写这个字在汉语中 , 不是类型化的 。 写作就是写一切 。 写 , 置物也 。 《说文解字》作 , 造 , 为也 。 《尔雅·释言》文体只是文的材料结构方式 , 文章是语词材料在某个主题(不是主旨、或者含义)下的组合、置放 。 这个与汉字的书写一样 , 横竖撇捺只是材料、构件 , 作者上手书写完成的字就是作品 , 永远不会雷同 , 每只手都不一样 。 写字不是写意思 , 就是写字 。 写不是抵达意义的工具 , 写本身就是生命的置放 , 去蔽 , 现象 。
- 碎片|专访|于坚:灵光成了碎片,但并未消逝
- |张冀:成为扎根本土的时代创作者丨专访
- 王雨轩|南边文艺网专访王雨轩丨写作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
- 石一枫|专访|石一枫:我们这个时代的辩证法(上)
- 徐天进|专访著名考古学家、良渚博物院院长徐天进
- 王朔|专访|石一枫:文学的精神就是反内卷(下)
- 胡同|专访|石一枫:我们这个时代的辩证法(上)
- 成长|独家专访 | 她拍了部献给时代的佳作!
- 蔡金花|艺术家蔡金花:海南卫视第1收藏专访
- 术语|全球连线|(独家专访)如何“翻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