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瑅学宫
“花草无所谓善恶”的本意是指出 , 撇开“良知”而谈草无用而花可观 , 撇开人心是非之知而谈仁与不仁 , 是本末倒置的幻象 , 无助于求得善恶 , 因为它们本身“无所谓善恶” 。
本文图片
在传习录之“侃去花间草”段中 , 王阳明与弟子薛侃在锄花间之草时 , 因去草、留花而引发何为善恶以及善恶之标准的一番讨论 。
面对弟子“天地间何善难培 , 恶难去”的问题 , 王阳明直言“未培未去耳” , 并说“天地生意 , 花草一般 , 何曾有善恶之分” 。
表面上看 , 王阳明似乎取消了客观的道德内容 , 将道德评价完全收归一己之内 。 考虑到个体的差异性 , 以及脱离客观道德标准的行为评价之偶然性 , 王阳明哲学似乎不可避免地具有“道德相对主义”嫌疑 。
解答上述疑问 , 要求我们重新回到“侃去花间草”这段文本本身 。 从上下文来看 , 薛侃的问题理路在于 , 他将善恶、是非等条理(理)视为脱离于主体的客观规范 , 并将主体的“心”理解为认知之心 , 进而追问两者之契合问题 。
【志如|持志如心痛,且看侃去花间草】质言之 , 发问者的逻辑在于 , 将善恶、是非等内容看作有待“处理”的对象 。 但在王阳明看来 , “物无善恶” , 倘若撇开人为的观察视角 , 而从天的角度看 , 物各自在 , 并无贵贱高下之分 。 有用无用的区别 , 只是从人而起 。
基于此 , 王阳明在后面回答“善恶全不在物”的问题时 , 说“只在汝心” , 从而规避了上述将道德内容与道德主体割裂开的思路 。 这里的肯綮之处不是观察视角的不同 , 而毋宁是对是非善恶生发机制的理解不同 。
在薛侃看来 , 道德内容来自后天习得 , 而王阳明的“只在汝心”则指出 , 道德的实质无非是人心所具有的一触即发的分别好恶之能力 , 此即所谓“知是知非”之“良知”;而“花草无所谓善恶”的本意是指出 , 撇开“良知”而谈草无用而花可观 , 撇开人心是非之知而谈仁与不仁 , 是本末倒置的幻象 , 无助于求得善恶 , 因为它们本身“无所谓善恶” 。
当王阳明说“何曾有善恶”时 , 并不是说世间无善恶是非 , 一切都是相对的、偶然的;相反 , 他明确指出“不作好恶 , 非是全无好恶” 。 其意在于 , 当脱离了是非善恶的真正发生机制 , 而只就外在对象(“舍心逐物”)来讨论所谓道德标准时 , 这种进路本身是成问题的 。
从发生过程来看 , 既然是非善恶等具体的内容无非人对所遇之物的一种“反馈” , 那么 , 这一互动的机制便内在地包含“心”“物”两端 , 孤立地看任何一端都不是究竟 。 如此 , 舍心逐物将一无所得;同样 , 舍物以求心 , 或者认为“心”可离物而自见 , 也是不见道的表现 。
既然是非善恶等道理是心、物相接的自然呈现 , 那么“草有妨碍 , 理亦宜去”为何又是错的呢?进一步而言 , 想赏花时 , 觉得花是好的、草是恶的;当需要用草时 , 为何又以草为善?在王阳明看来 , 此处之是非善恶仅系于人的一时好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 , 随时而变 。
换言之 , 花与草只有相对于具体场景的工具价值 。 于此 , 王阳明以“私意”称之 。 通过“诚意”与“私意”、“(循)理”与“(动)气”、“(理之)静”与“(气之)动”几组范畴的引入 , 王阳明试图在心与物相接的过程中 , 分辨出两种截然有别的机制:其一便是上述处于个体好恶的反馈路径;另一种则是“不作好恶”“好恶一循于理”的路径 。
- 牛顿|学林随笔|疫情之下如何“与时间为友”?看看牛顿怎么“打样”
- |“读屏时代”要不要做“低头族”?我们该如何阅读
- 职业教育|2022国考面试技巧:公务员面试中求职动机如何说
- 乡村|航拍江西新余田园阡陌纵横 水田如镜
- |情牵四十载!80年代的冰心小读者们如今还好吗?
- |【益阳】南县明山头镇中学开展“春风十里,不如爱阅读的你”校园广播活动
- lck|LCK运营负责人:如果联赛是一朵花 那么我就是为了让花开得更好
- 求职|缺乏经验/成绩不突出/英语不好...这些求职中的劣势如何找补
- 钱币|价值不菲的样币是如何流到市场的?
- 洗衣粉|古代没有洗衣粉,古人是如何清洁衣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