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留系任教的黄若迟老师和我俩都很熟悉 。 她听说刘泽华结婚 , 也来祝贺 。 还没进门就大嗓门嚷嚷:“刘泽华是和谁结婚呀?”进门一看是我 , 她与一屋子的人都大笑不止 。 这说明我和泽华当年的恋爱何其低调而克制 。
尊师重教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以后 , 南开大学历史系汇聚了一批享誉全国的史学大家 , 如中国古代史专业的郑天挺、王玉哲、杨志玖、杨翼骧教授 , 世界史专业的杨生茂、吴廷璆教授 , 之后又调回来学贯中西的雷海宗教授 。 南开历史系由此成为全国史学重镇 。
郑老亲自给一年级新生上课 。 从一开始就指导同学们到图书馆去读书抄写卡片、积累资料 。 史学研究的唯一正途是让史料说话 , 这是郑老等前辈为南开史学树立的学风 。 泽华严格按照郑老的教导 , 一生积累了近五万张卡片 。 这对他的教学和学术研究 , 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 泽华留系任教后 , 受到历史系多位老先生的爱护、关怀和提携 。 特别是郑天挺教授、王玉哲教授和杨志玖教授 。 他们不仅对泽华 , 对我们一家均视为自己的家人 。
20世纪70年代中期 , 郑老身体特别健康 , 南开人几乎每天都能在大中路上见到老人家红光满面地散步 , 并不停地与人们打着招呼 。 郑老当年住在东村平房 , 我家住北村二楼一层 。 郑老时不时地横穿过大中路来我家和泽华聊天 。 在我们十四平方米的小屋中 , 常常响起爷儿俩爽朗的笑声 。 泽华也经常带着俩女儿去郑老家看那九英寸的小电视、聊天 。 到了1979年末 , 我们家搬入新盖的楼房四层 , 年近八旬的郑老 , 仍不止一次地登上四层楼去找泽华聊天 。 这种如同父子的师生关系令人怀念 。
本文图片
▲刘泽华夫妇与女儿
泽华于1958年夏 , 提前留校任教 。 系里指派他担任王玉哲教授的助教 。 泽华只上了一年大学就当助教 , 压力很大 , 幸亏有王先生耳提面命 , 使他在较短时间内适应了工作 。 在王先生罹患肺病的1961年 , 泽华为王先生代课 , 从此站稳了讲台 。 1962年我俩结婚第二天 , 是王先生把我们接到家中 , 为我俩照相留念 。 我们生了大女儿刘琰 , 也是王先生到我们家给婴儿照的相 。 王先生和夫人张先生一直视我们为一家人 , 我也把他们视为娘家人 。 我们的孩子称王先生为王爷爷 , 称张先生为张奶奶 , 而称他们的儿女为兰珍姐姐、兰仲哥哥 。 我家有大事小事 , 王先生全家都会帮忙出主意 。 孩子有病住院 , 哥哥姐姐跑前跑后 。 就连我们女儿考大学填报志愿 , 王爷爷也主动地提出建议 。 可见泽华与自己导师一家人的亲密关系 。
杨志玖教授与泽华既是师生 , 又是忘年交 。 在学术和重大系务上 , 泽华总是虚心向杨先生请教 。 杨先生是位内向的人 , 但有什么心里话 , 包括家事 , 都会敞开心扉与泽华谈 。
教书匠泽华
1977年正式恢复高考 , 大批朝气蓬勃、才气横溢的学子进入大学 , 南开园又恢复了生机 。 泽华的学术思想得以松绑 , 一系列论文得以发表 , 研究成果受到学术界的认可与肯定 。 之后 , 我们家也开始了三十多年的热热闹闹和送往迎来 。 作为有一定学术影响的南开老教师 , 泽华的客人不乏海内外学界名流 , 但最多的还是他一生钟爱的学生们 , 其中包括他的硕士、博士生 , 也有大量一心向学、思想活跃的本科生 。 所谈话题以学术探讨为主 , 也包括社会人生 , 是那种严肃而又活跃的自由谈 。
- |明明是东方不败死党,童百熊为何帮任我行说话?看看他忠于谁
- 刘畊宏|文化课堂:网红刘畊宏的“畊”字是什么意思?他本人是怎么解释的
- 沙僧|沙僧仅是因为打碎琉璃盏就被赶下界,或是还有其他密辛?
- 招聘|有些员工不知道,他的命运只有被淘汰
- |孙悟空变了棵松树菩提祖师为何就坚决撵他下山,他犯了什么大错?
- |白先勇拥有特殊性向,他的父亲白崇禧对此是何态度?
- |他是中国江苏省水彩研究所会员,美国最著名的水彩画家之一的通往
- 王蒙|为什么临摹王蒙山水,看他的作品就懂了
- 贾琏|贾琏内惧娇妻外惧娈宠,身边八个清俊的小厮,谁是他害怕的娈宠?
-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份来自首师大附中的校园微调查:他们为啥喜欢国风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