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窑|两宋龙泉窑青瓷工艺的嬗变

▲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 两宋
# 龙窑泉
# 青瓷工艺
自北宋至南宋 , 龙泉窑制瓷所依附的瓷石资源和龙窑装烧等窑业技术并未发生根本的变化 , 但至南宋时期 , 其胎釉工艺、制器意象却迥异于前期 。 北宋龙泉窑生产类越窑的浅白厚胎、淡青薄釉或翠青釉产品 , 南宋初年始转变为兼烧白胎与黑胎的乳浊厚釉产品 , 特别是在与南宋官窑制瓷工艺的交流互动之下 , 龙泉窑青瓷工艺得到全面快速的提升 , 产品胎薄釉厚、润泽如玉、臻于完美 , 终成传统青瓷工艺的集大成者 , 这一变化与宋室南渡、窑工南迁的大时代背景有着直接的关联 。
1
两宋龙泉窑青瓷之异
龙泉窑青瓷烧造历史悠久 , 作为一个大的瓷窑体系 , 在概念上类同于定窑、耀州窑等窑系 , 是我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窑系之一 。 一般认为北宋为龙泉窑创烧期 , 此期龙泉窑产品为类越窑风格 , 盛行刻划花工艺 , 前期施淡青釉 , 后期为翠青釉 , 钙釉属性的釉层总体较薄 , 因而纹饰清晰 , 工艺上呈现出自唐五代以来形成的对奢华金银器的模仿特征(图1) 。 唐代社会经济富庶 , 金银在社会各阶层都得到大量应用 , 包括制瓷在内的各类工艺美术追仿奢华金银器的风尚盛行 , 唐代越窑青瓷即是在这一背景下 , 从造型到装饰都有着对贵重金银器模仿的清晰特征 , 这一现象延续到北宋时期的越窑 。 北宋龙泉窑全面承续越窑制瓷工艺 , 在尚未受到宋室南迁影响的境况下 , 龙泉窑青瓷产品总体上呈现出厚胎薄釉的特征 。 如成书于嘉定五年(1212 年)前后叶寘所撰《坦斋笔衡》记载:

本朝以定窑白磁器有芒 , 不堪用 ,遂命汝州造青窑器 。 故河北唐、邓、 耀州悉有之 , 汝窑为魁 。 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 , 质颇粗厚 。 [1]
所以尽管后人对南宋龙泉窑青瓷的评价充满着溢美之辞 , 但从仅见的记载可知 , 南宋之前龙泉窑青瓷品质显然是乏善可陈的 。
龙泉窑|两宋龙泉窑青瓷工艺的嬗变
本文图片

●五管瓶 , 口径8.2 腹径20.5 高42(cm) 。 龙泉青瓷博物馆藏 。
龙泉窑|两宋龙泉窑青瓷工艺的嬗变
本文图片

●刻划花牡丹纹双系盘口瓶 , 故宫博物院藏 。 图自北京艺术博物馆编 , 《中国龙泉窑》 , 第39页 。
靖康之难 , 北宋朝廷覆亡 , 北方窑场为金人所占 , 大批手工业者纷纷随宋室转辗南迁 , 先进的窑业技术也随窑工而南传 , 南方窑场制瓷工艺在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后得到快速的发展 , 龙泉窑也接受了改造 , 实现蜕变 , 迎来了全盛的发展契机 。 实物遗存清晰地说明 , 最迟南宋中后期 , 龙泉窑制瓷工艺与产品质量已大为提升 , 文献的记载也一改“粗厚”的描述而多有称颂 。 如开禧元年(1206年)的《云麓漫钞》记载:

【龙泉窑|两宋龙泉窑青瓷工艺的嬗变】青瓷器 , 皆云出自李王 , 号秘色;又曰出钱王 。 今处之龙溪出青色粉青 , 越乃艾色…[2]
最详细的记载来自于嘉定二年(1209年)编修的龙泉县志 , 明成化丙戌进士陆容所撰《菽园杂记》卷十四“青瓷”条载:

青瓷 , 初出于刘田 , 去县六十里 , 次则有金村窑 , 与刘田相去五里余 。 外则白雁、梧桐、安仁、安福、禄遶等处皆有之 。 然泥油精细、模范端巧俱不若刘田……取泥贵细 , 合油贵精……凡绿豆色莹净无瑕者为上 , 生菜色者次之 。 然上等价皆转货他处 , 县官未尝见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