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林建法:他的固执与无私,他对文学的热爱,让人思之动容,难以忘怀( 三 )


|怀念|林建法:他的固执与无私,他对文学的热爱,让人思之动容,难以忘怀
本文图片

《当代文艺探索》
1987年第6期|终刊号
林建法兄在青年时代曾参军入藏 , 复员后回到家乡福建 , 在福建文联旗下的文学理论刊物《当代文艺探索》当编辑 。 我认识他是在1985年厦门会议上 , 他与王炳根一起来为刊物约稿 , 就这么平平常常地认识了 。 那一年刘再复先生在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的所长岗位上大力倡导文学批评新方法 , 造势很大 , 福建文学理论界响应最积极 , 厦门会议的研讨主题就是宣传文学批评的新方法论 。 新方法论在当时俗称“新三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 。 用科学方法来解读文学 , 寻找文学规律 , 这是否行得通?暂且不去管它 , 如果放在现在——据说是已经进入智能化信息化治理社会的时代 , 也许这个倡导才正逢其时 , 而在1985年就这么大张旗鼓地倡导科学方法论 , 似乎先锋了一些 。 果然 , 不久压力来了 , 《当代文艺探索》首当其冲 , 被停刊了 。 具体什么原因已经记不清楚 , 我当时还特意收藏了那期终刊号 , 现在也是碧落黄泉无从找起 , 只知道那个时候 , 老林随着嫂子去了东北沈阳 , 担任了辽宁文联旗下《当代作家评论》的编辑 。
《当代作家评论》偏重具体作家评论 , 关心的是作家作品而非文艺理论 , 在它的周围团结了一批又一批的文学批评家 , 三十年来 , 它成了五零、六零年代出生的文学批评家的一面风旗 。 而旗手 , 当之无愧是老林 。 为写此文 , 我特意检索了以前收藏的旧信 , 竟没有找到老林的信件 , 倒是另一个编辑许振强 , 与我有过几次通信 , 后来许振强出国了 , 才由老林与我联系稿件 。 但他好像不怎么习惯写信 , 通常是用电话联系 。 那时我睡得迟 , 经常午夜时刻电话铃响了 , 拿起话筒 , 那头传来浓浓的福建口音:“思和兄啊——”那就是老林了 。 他也不太爱聊闲天 , 总是忙忙碌碌 , 电话里讨论的内容 , 大多是事务性的 , 校对稿件 , 修改意见 , 甚至是对某个字的用法的推敲 , 等等 , 谈完这些琐碎的事务后 , 老林有时候会松口气似的 , 顺便谈一下他的编辑设想 。 譬如他读完了某某作家的小说 , 与我交换一些看法 , 是否要组织稿件加以评论?有时候他会一口气读完某个作家的几部作品 , 然后就说:“我觉得某某是一个被低估的作家……”这样的情况是经常性的 , 因此 , 我常常是一边感动着那么晚了老林还在无比认真地斟酌别人的稿子 , 另一边也多少有些讶异 , 作为一个编辑他的阅读量超过了我这个职业的文学评论家 。
我不知道《当代作家评论》的老主编陈言先生是哪一年从领导岗位上卸下担子的 。 老林渐渐地挑起了刊物存亡的重担 。 上世纪90年代是文学刊物举步维艰的时期 , 几乎是被赤裸裸地抛到了市场经济大潮里 , 风雨飘摇 , 自生自灭 。 许多文学刊物不得不转向 , 自沉于商场欲海无法自拔 , 也有一些钟情文学理想的主编为挽救刊物而心力交瘁 , 《上海文学》的执行主编周介人老师[1]就是这样牺牲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 不知道老林是怎样带着他的刊物度过这段艰难时世的 。 他也组建了以企业家为主体的董事会 , 经常来到上海 , 说是为董事们办些事 。 其实说穿了 , 他为了争取到企业家的资助而东奔西跑 , 为企业家服务 , 但是这些活动丝毫也不影响他的刊物的纯粹性 , 《当代作家评论》自始至终是一份干干净净的刊物 , 为捍卫纯文学 , 他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 确实 , 老林的真诚也感动了许多怀有文学梦的企业家 , 他得到了他们的大力资助 。 记得那段时间老林举办的文学研讨会和文学活动特别多 , 每次活动都有一些企业家的参与 , 譬如麦城、徐连源等等 , 他们中间 , 有些人后来成了我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