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熏|吳佩熏:南戲“三化”過程中的體製演進( 五 )


吴佩熏|吳佩熏:南戲“三化”過程中的體製演進
本文图片

明崇禎十二年初刻本《度曲須知》
四、傳奇係以南戲為母體與北劇交化所產生之「寧馨兒」
南戲經歷「北曲化」、「文士化」、「崑曲化」三化之後 , 集結南北曲之所長 , 從曲牌聯套排場、聲韻取協、唱法行腔三方面層層蛻變 , 提升文學地位 , 增進歌唱藝術 , 成為最精緻的文學和藝術 。 配合本文在緒論所繪製的圖表 , 曾師提出南戲「三化」說 , 用以概括南戲蛻變為傳奇的關鍵進程:
這三種作用力有其發端 , 一旦注入南戲 , 就內化成體製規律的一部分 , 而每次新的能量都會推進南戲體製演進 , 「北曲化」對南戲最大的變革在南北合套的出現 , 北曲的宮調音樂大大豐富了南曲的聲情詞情;「文士化」是南戲作家群的身份提升 , 故文士品味浸染到南戲的文學層面 , 繼而新增了文士化關目及促進腳色分化:「崑曲化」對南戲體製的影響最深廣 , 曲牌的八律、套式的定型、排場的應用皆在崑腔曲論家有意提倡下蛻變成熟 , 又魏良輔改良崑山腔 , 致使水磨調的聲韻取協、唱法行腔煥發出全新面貌 , 搖身一變成為體製規律與「南戲」截然二分的「傳奇」 。
吴佩熏|吳佩熏:南戲“三化”過程中的體製演進
本文图片

《北曲新譜》
北曲雜劇和南曲戲文並為南北兩大體製劇種 , 明清雜劇仍然持續發展;而南戲自「北曲化」以來 , 從北曲吸收宮調、曲牌、音樂為用 , 明人持續創發南北合套 , 「崑曲化」階段 , 北曲的中原音系正式成為崑山水磨調晉升「戲曲正音」的韻協基石 , 故「傳奇」係以南戲為母體 , 與北劇之曲牌、韻協交化之後蛻變而成的南北混血兒 , 如此「寧馨兒」之體製規律與南戲已是截然有別 , 故就學術意義上「體製劇種」的定義而言 , 「南戲」與「傳奇」實為兩種「體製劇種」是也 。
南戲的相關研究積累至今 , 在版本考證、輯佚鈎沉、曲文分析、田野調查等方面已取得豐碩的成果 。 筆者在前輩學者的厚實基礎上 , 希冀以更宏觀的南戲視野 , 縱觀宋元明三朝歷時性的演進 , 提供周延且深入的證據 , 落實南戲「三化」而為傳奇之歷程與現象 。 藉此可見:
1. 南戲截至「崑曲化」以前 , 劇作家係以個人方言創作「一韻到底」之劇本 。
2. 於明代戲曲史由北轉南 , 提出武宗南巡影響太湖流域湧現文士作家群 。
3. 對位居戲曲大戲最主要劇種「傳奇」之質性與文學藝術之特色可一目了然 。
4. 對「堅持南戲、傳奇無分別說」提出商榷與修正 。
5. 於戲曲史之發展提供可信之結論 。
吴佩熏|吳佩熏:南戲“三化”過程中的體製演進
本文图片

民国二十五年(1936)戏曲文献流通会影印本《南曲九宫正始》
【相關閱讀】
本文為《南戲「三化」蛻變傳奇之探討》一書結論部分 , 經作者授權刊發 , 轉載請註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