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勒论述的是情感伦理经验 , 认为人首先体验到的 , 不(一定)是表象客体的经验 , 而可能是情感和伦理经验 , 它们被价值而非情欲对象所引导 。 萨特揭示的是那种在一切对象化之前的人类体验 , 即出自“虚无”或“非现实对象”的意义构造;同时 , 是跟一个自身存在的世界打交道 。 换句话说 , 要体验到异己的自在者 , 你自己就必须是虚无的或“无为而为”的 。 所以这是一个自为的(或为了赢得自身的)人和一个自在的世界的相互错位的构造 , 成就了活在“存在与虚无”中的人类经验 。 这也非常深刻 。 而我特别喜欢的啊 , 一个是梅洛-庞蒂 , 一个是列维纳斯 , 当然海德格尔就不用说了 , 法国现象学里面我特别有感觉的是梅洛-庞蒂和列维纳斯 。
梅洛-庞蒂揭示了身体场的存在 。 我们的身体 , 人类的身体 , 在你去观察这样的身体经验里 , 难道它只是一个被打量的肉体吗 , 像西医眼中的人类的身体吗?不是的呀 。 身体 , 你如果原初地去体会和经验它 , 你会认识到它恰恰和你的心灵是不会完全分开的 , 而且身体的或身心一体的那种感知方式首先是场域化的 。 所以梅洛-庞蒂就把胡塞尔和海德格尔讲的 , 也是刚才我说到的 , 那种内在的、潜在的、在前构造的时间经验 , 加以空间化 , 但是是一种生存的空间化 。 当然 , 这种生存的空间化在胡塞尔和海德格尔那里都已经有一些了 , 但是梅洛-庞蒂讲得非常的细致、出彩和彻底 。 这种现象学的分析 , 你得把那些具体经验里面非现成的、可能性的但又被我们直接自明地体验到的存在形态揭开 , 这个妙处就出来了 。
到列维纳斯更是如此 。 我这些年比较受他的吸引 。 我特别喜欢他的那本书 , 就是他从自己的博士论文改写成的一本书——《整体与无限》 , 给了我很多启发 , 这个我就不多讲了 。 从表面上看 , 此论文好像是在自说自话 , 不时有跳跃 , 甚至显得有点儿荒诞不经 , 可居然这个就是他的博士论文!当时他所在的法国大学怎么就能认可它呢?这种博士论文在我们中国要求比较严格的大学里 , 或美国的大学里 , 是绝对不可能通过的 。 可是实际上 , 它里面蕴含了非常深邃的和有活力的思想 , 开出了一条现象学的新路径 。 它的影响在这几十年中也是越来越大 , 对我理解儒家也好 , 理解人类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起源 , 是很有帮助的 。
那么 , 为什么用这个方法理解中国哲学 , 比那种概念化的方法就更合适一些呢?首先 , 我们看到 , 中国哲学无论哪一派 , 或者说是那三大主流 , 都是注重活的体验 。 比如儒家以亲亲、孝道为源头 , “亲亲而仁民 , 仁民而爱物”、“仁者人也 , 亲亲为大” 。 你要想理解这么一个经验 , 你是通过西方传统哲学的或所谓科学的逻辑的方法更合适呢 , 还是通过现象学的这种观察方法更合适呢?这就不用说了 。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
由于不同方法或研究范式产生的思想效应 , 二十世纪中国的哲学史写儒家的时候 , 很少关注亲亲经验、孝道经验的哲理含义 , 就觉得这个东西只是一种经验性的东西 , 没有多少哲理本身的含义 , 它看不到 。 还有道家的也是这样 , 他们关注老子的这个道 , 到底是物质还是精神等等 。 这种争论在我们的学术界也持续过多年 ,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通过概念化的方法来捕捉 , 来把握那无法被概念化的哲理思想的例子 , 所以才会出现的这么一种似乎是在“捕风捉影”的状态 。
对佛家 , 禅宗、中观、如来藏、华严宗、天台宗 , 甚至是宋明理学和心学 , 你用那些方法去研究它 , 能研究出其中精微的东西来吗?我年轻的时候就看过任继愈先生对佛教的考察 , 越看越是觉得 , 那些佛教的东西都是些糟粕 , 不能够引发你的灵感 , 让你的生存体验更加深刻 , 更加有意思 。 当然 , 按照这些研究者 , 佛教也不都是糟粕 , 可能还有一些合理之处 , 但分析来分析去 , 大都是一些叠床架屋、概念化的东西 , 思想标本式的东西 。 当然 , 我在这儿做的批评 , 我要一再声称 , 是有我个人的一些偏见的 。 所以有时候说一些话 , 是有过分的地方 , 希望大家谅解和反批评 。
- 诗社|【友社互联】黄龙诗社·吕秀娟诗词选
- 美术|盘龙城的孩子纸上“寻根” 美术课上,师生水墨画出青铜鼎
- |旧藏-和田玉如意螭龙纹挂佩
- 龙族|《冰与火之歌》系列又添新成员,新书包含180余幅插图描摹龙族
- 白玉|清乾隆 和田玉籽料 白玉 龙凤纹合符 玉珮
- 大门|龙吟师傅讲解什么样的风水容易引起同事争执
- 龙泉窑|寿客不随陶令去——记明龙泉窑刻花菊瓣纹碗
- 下场|泾河龙王下场凄惨?还有一龙王比他惨上一万倍
- |贵人提拔事业大好,属羊人鱼跃龙门职场辉煌,日子红红火火
- 手相|天龙八部手游:拥有全职业中最强的群伤,真的会沦为一个下水道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