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江苏丹阳萧顺之墓神道石柱 , 1917 , 明胶溴化银干板 , 24×30厘米 , 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 , 编号AP677_3 , 图片源自法国国立图书馆
本文图片
陕西乾陵 , 半埋在土中的石飞马 , 1914 , 明胶溴化银干板 , 24×30厘米 , 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 , 编号AP70_4 , 图片源自法国国立图书馆
谢阁兰给妻子的信中发出的这声“不得不拍”的慨叹 , 透露出他对照相这一记录技术的不甚满足 。 因为古迹在久远的时间中遭到磨损 , 照片很难清晰呈现;即便呈现 ,也难以复现线条的优美与力度——而这 , 才是谢阁兰面对中国石刻最为深刻的感受 。 作为诗人 , 他最擅长的还原方式显然是文字;上述引文可谓一证 。 而在图像手段里 , 他对绘图的信任也甚于照片:“一些令人心生敬意的石头 , 在照片上只能显现出模糊的线条;而慢慢地 , 这些线条被目光与铅笔分辨出来 , 自然而然地便生成了一幅优美的图案 , 一条曲线 , 一个动作……这些 , 不久以后都将不复存在 。 ”[14]
复现 , 是考古诗人谢阁兰近乎痴迷的执念 。 当考古队在陕西乾陵将一只飞龙马从黄土中挖出的时候 , 当谢阁兰在四川昭化县面对一尊破损严重的石马用画笔勾勒出被时间磨平的线条的时候 , 当他用文字详尽描述一座座古墓前的石雕、一个个碑阕上的图案的时候 , 他所希冀的 , 是能够在这样的复现中 , 不仅对中国古代石刻艺术形成尽可能丰富的认识 , 更能捕捉住这些艺术中昂扬活泼的生命力 。
本文图片
四川渠县沈府君阙上的汉代浮雕 , 1914 , 明胶溴化银胶片 , 18 x 24厘米 , 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 , 编号AP183_7 , 图片源自法国国立图书馆
本文图片
四川绵州 , 东汉平杨府君阙 , 发现此阙的周马夫站在阙旁 , 明胶溴化银胶片 , 24 x 30厘米 , 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 , 编号AP343_3 , 图片源自法国国立图书馆
汉代石阙也是考古队的重大发现 。 此前 , 沙畹在山东考察过东汉石阙;四川地带除法国传教士阿隆发现高颐阙 , 尚无一汉学家踏足探考 。 谢阁兰一行在四川的渠县、绵州、雅州一带找到了数量可观的汉阙 , 刻于其上的石刻浮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 渠县沈府君阙的左右双阙均保存完好 , 是此行发现的最为精美的石阙之一 。 在围绕此阙拍摄的大量照片中 , 一张马背男子的浮雕尤富感染力 。 雕像多有磨损 , 飞奔的神兽三条腿已然不见 , 但图案的活力与灵动并不为之减色;相反 , 想象进入缺失的空间 , 化为谢阁兰散文诗集《画》中的生动文字:“此人生得清癯 , 胯下的麒麟四足腾空 , 其中有三只隐没于风中 , ——剩下的那只绷得紧紧地 , 扑向前方 。 他的腰身比草原上的马驹还要挺实;而将他托在空中的是麒麟展开的翼翅 。 他的腿肚肌肉紧绷; 而精壮的大腿与胫骨协调 , 把坐骑夹得更牢 。 宽大的脚板不时地踹一下坐骑的胁部; 脚趾自由地张开 , 不理会脚蹬的拘束 。 正是他驾驭神兽 , 疾驰于旋风之中;飞蹄翻卷处 , 路旁硕大的奇花 , ——绿色的罂粟?——都被吸进了风中 , 拢起了花瓣儿 , 卷起了茎杆 , 追在他的身后 。 ”[15]
本文图片
- 卡捷琳娜|为什么歌剧对死亡“情有独钟”?| 歌剧角色的“下线”方式
- 中国纪录片|美食纪录片——架起人与人沟通对话的桥梁(创作者谈)
- 诗意|地域文学作品《相公堡》出版 去千年古镇来一场诗意旅行
- 疫情|上海疫情爆发1个月,这对全网羡慕的夫妻离婚了
- |男子夜钓遇到罕见一幕,水中露出一神秘生物的头,看清后惊吓变惊喜
- |行走郑州 读懂最早中国|五千年不断裂文明史的起点在哪里?
- 贾雨村|贾雨村对黛玉的影响,师生之情,可能并不是大家想的那么浅
- |若闹天宫的是九灵元圣,如来还能降服他吗?看如来对猴哥说过什么
- |元十三限的伤心小箭,为何不敌诸葛正我的惊艳一枪?
- 宋诗中|宋诗中最美的春和最美的秋,色彩惊艳了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