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走近杜甫——谨以此文纪念杜甫诞辰1310周年( 三 )


只有真正走进了杜甫的精神世界 , 走进了杜甫的心灵深处 , 你才能真正了解杜甫、理解杜诗 。 可杜甫毕竟是1000多年前的人了 , 要想走进他的精神世界、心灵深处 , 难度可想而知 。 为此 , 我做了积极而黾勉的尝试:每每夜深人静的时候 , 我便从床上爬起 , 净手泡茶 , 点上香烟 , 一边反复阅读他的诗作 , 一边竭力揣摸他写作时的心境 。 如此虔诚地与杜甫进行神交 , 果然效果明显 。 也许是他老人家可怜于我 , 时常会赐我以灵感 , 让我的脑子在灵光之余 , 颇有思想发明 , 下笔如有神助 , 有时一晚上即可译注几首杜诗 。
又恰逢新冠疫情来袭 , 对外联系几乎中断 , 更有利于我集中全部精力 , 进行杜诗的翻译工作 。 如此两年的马不停蹄、手不释卷 , 终于按“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 顺利地将杜甫的1455首存诗全部用白话文(现代语)翻译完 。 那种大功基本告成的愉悦感令我欣欣然陶醉了多天 。 但对于翻译的质量如何 , 合不合他老人家的胃口 , 仍一直心怀忐忑 。
直到去年5月份 , 河南人民出版社总编杨光女士亲自审阅了稿子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后 , 我才如释重负 。 杨光女士在推介文中写下了如下评语:更具特色的是它的翻译 , 译文是颇见功力的 , 会不时质疑是杜甫穿越千年而转身吗?她说 , 这是她目前看到的有关杜诗翻译的最佳作品 。 由此 , 我对自己的作品质量更加自信 。
通过翻译杜诗 , 我才明了为何现今眼目下人们对于杜甫知之甚少 , 或只是一知半解 , 因为大家根本没有(或者说很少有)机会和条件来通读杜诗 。 而据我的经验 , 如果杜诗你通读不了五遍以上 , 不能对杜诗作出准确翻译的话 , 那么 , 你就无法全面而深入地了解杜甫的人生经历 , 系统感知其思想与诗风的变化 , 仔细体悟其人格与情怀的魅力 , 自然也就难以领略诗人的伟大之处 , 发现“诗圣是怎样炼成的”秘密 。
我作出如是结论 , 决不是用来吓唬人的 。 这既是一种理性 , 也是一种客观 。 因为 , 我也正是在一遍遍地阅读体验、一次次地与杜甫心灵碰撞中 , 才越来越觉得杜甫的伟大与高尚的 。 而这种发现 , 就如深山探宝一般 , 必须付出超越常人的艰辛劳动 , 甚至以透支个人的生命为代价 。
当然这种劳动与牺牲 , 也不必人人都要为之 。 大家只要善于利用其成果、乐于享用其成果 , 我也就满足了 。 能够让读者毫不费力地阅读杜诗 , 十分轻松地走近杜甫 , 正是巩义杜甫文化研究会与我本人主动开展这项工作的初衷 。 我相信这本《杜诗课》以及不久将出版的《杜甫全集注译》的当代价值也一定会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同 。
《走近杜甫》这篇文章 , 旨在探明三个问题:一是杜甫的形象到底该如何去表述?二是杜甫对于人类的重大贡献重要启示 。 三是我们到底应向杜甫学习哪些方面 。
通常在我们的印象中 , 杜甫就是一副干瘪羸弱、驼背躬脊、愁眉不展、潦倒不堪的穷酸模样 。 这也难怪 , 因为我们很多人对杜甫的第一印象(原始印象)就来自于矗立在巩义原汽车站对面的杜甫雕像 。 据说当年那位叫蒋兆和的雕塑家 , 就是按照自己的模样来刻画的杜甫 。 而出于对这位国内雕塑界权威人士的尊重 , 我们很多人便先入为主、不假思索地认可了(或接受了)杜甫的这一形象 。 于是很多人便认为杜甫一生都是穷困潦倒的 , 杜甫一生都是愁眉不展的 。 然而 , 事实并不是这样 。 说杜甫一生都是穷困潦倒的、愁眉不展的 , 只是某些人对杜甫个别诗歌内容进行断章取义而得出的片面结论 , 甚至是错误结论 。 因为他根本不了解杜甫的身世、杜甫的生平、杜甫的性格、杜甫的作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