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走近杜甫——谨以此文纪念杜甫诞辰1310周年( 四 )


首先谈谈杜甫的家世 , 也即杜甫的出身 。
先说说杜甫的远祖(十三世祖)杜预(《晋书》有传) 。 历史上这个人可真是太了不起了 。 他不仅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 , 也是司马昭的妹夫、司马懿的女婿 。 文治武功 , 显赫当时 。 西晋灭吴 , 他就是统帅 。 中国历史上文武双全的人有很多 , 但只有两人死后同时进入到了文庙和武庙 。 一个是诸葛亮 , 另一个便是杜预 。 况且杜预比诸葛亮进入的还要早 。 (古代有文庙和武庙 。 文庙是为了纪念和祭祀孔子的地方 , 武庙是纪念和祭祀姜太公的场所) 。 杜预博学多才 , 颇有建树 。 被时人誉为“杜武库” 。 他所撰写的《春秋左氏经传集注》 , 考释严密 , 注解精确 , 流传至今 。 开元二十九年 , 杜甫曾作《祭远祖当阳君文》 , 对这位令他时常引以自豪的先祖进行了高度颂扬 。
杜甫的曾祖父(老爷)叫杜依艺 , 唐贞观十八年任监察御史 , 位终巩县令 , 正是他把杜家从湖北襄阳迁到巩县的 。 可能是政绩一般 , 新旧唐书无传 。
杜甫的祖父(爷爷)叫杜审言(645—708) , 唐修文馆直学士 , 官至武周膳部员外郎 。 (新旧唐书有传)
杜甫的父亲杜闲(682—741) , 曾任偃城尉、奉天令、朝仪大夫、衮州司马 。 (新旧唐书无传)
杜甫的爷爷杜审言 , 也是一个厉害家 。 他与苏味道(苏轼的九世祖)、李峤、崔融 , 并称为初唐“文章四友” 。 是唐代“近体诗”(区别于古体诗)的奠基人之一 。 杜甫“吾祖诗冠古”中的吾祖 , 指的就是他的爷爷杜审言 。 杜审言有四个儿子、五个女儿 。 长子杜闲 , 次子杜并 , 三子杜专(曾任开封尉) , 四子杜登 。 长女嫁蜀县丞钜唐魏上瑜 , 次女嫁济王府录事河东裴荣期;三女嫁平阳郡司仓参军卢阳范正均;四女嫁硖石县尉京兆王佑;五女嫁常熟主薄会稽贺撝 。
杜甫的亲生母亲出自隋唐时期天下最著名的“五姓七望”之一的清河崔氏 。 所谓“五姓七望” , 即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 当时 , 很多社会名流都以能娶上这“五姓”女子为荣 。 所以说 , 杜甫舅舅家的门第在当时也非同一般 。 杜甫的外婆的祖父、外祖母则是李世民的儿女 , 李世民当应是杜甫的外曾孙曾曾祖父 , 因此从理论上讲 , 杜甫和唐太宗李世民是存在一定的血缘关系的(相隔六代) 。
以上情况说明 , 杜甫的家世很好 。 唐玄宗先天元年(712)正月初一 , 杜甫就出生在这么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大家族里 。 父亲杜闲为儿子取名为甫 , 我觉得有这么两层含义:一是杜甫是老大儿子 , 二是杜甫长相俊美 。 希望他长大后能大展宏图 , 大显身手 , 大有作为 , 大有成就 。 (次年(713)即开元元年 。 )杜甫出生于初唐向盛唐过渡的最后一年 , 可谓是幸运的 。 但不幸的是 , 在他两岁多的时候 , 生母崔氏便因病下世了 。 杜甫的童年 , 实际上是在洛阳仁风里二姑家度过的 。 杜甫的二姑对于杜甫可谓视为己生 , 疼爱有加 。 关键时候 , 甚至不惜以牺牲自己亲生儿子的性命为代价 , 来挽救杜甫的生命 。 鲁义姑的故事 ,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 。 但许多人不知道 , “有唐义姑”的故事 , 就真实地发生在杜甫二姑身上 。 由于当时杜甫年纪尚小 , 并不清楚内情 , 他是后来才从二姑家仆人那里听说的 。 不难想象 , 当年杜甫听说事情真相后的真实反应 。 因此 , 杜甫对自己的二姑一直是感恩不尽的 。 二姑卒后 , 杜甫泣血亲撰了《唐故万年县京兆杜氏墓誌》 , 文中写道:甫昔卧病于我诸姑 , 姑之子又病 , 间女巫至曰:“处楹东南隅者吉 。 姑遂易子之地以安我 , 我是用存 , 而姑之子卒 , 后乃知之于走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