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走近杜甫——谨以此文纪念杜甫诞辰1310周年

点蓝色字关注“巩义发布”
编者按:在第八届杜甫国际诗歌周到来之即 , 巩义杜甫文化研究会将重磅发布由本会副会长毕朝阳先生撰写的长篇文章——《走近杜甫》 , 以此纪念杜甫诞辰1310周年 。 全文共七万字 , 每天发一万字 , 连续发布七天 , 原来每周三、周六所发布的杜诗暂停刊发 , 敬请广大读者持续关注 。
诗圣|走近杜甫——谨以此文纪念杜甫诞辰1310周年
本文图片

阅读提示:本文试图通过多维度、全方位透视杜甫的诗品、人格 , 还读者一个真实、鲜活、清新、立体、多彩的杜甫形象 , 使人们能够更自觉、更自信地去了解杜甫、感知杜甫、学习杜甫、体悟杜甫 , 从而更加从容地走近杜甫的内心世界 。 相信作者的不懈努力 , 能够让您做到开卷有益 。
走近杜甫
——谨以此文纪念杜甫诞辰1310周年
巩义杜甫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毕朝阳
引子
对于杜甫 , 闻一多说 , 他“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诗人” , 是“几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 这一评价 , 可谓至高无上、至精至切 。 而我要说 , 杜甫不仅是一位振古铄今的诗中圣哲 , 更是一位文化意义上的君子、仁者、圣人 。 今天 , 就让我们一道走近杜甫 , 去领略他的精神长相 , 思想高度去发现他的伟大与神圣吧!
走近杜甫 , 首先要了解杜甫的身世 。
不了解杜甫的家世、身世 , 就如同不知道“钢铁是如何炼成的”一般 , 无从知晓“诗圣”产生的土壤、“诗圣”诞生的背景 。
对于杜甫 , 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 , 普通巩义(县)人是极陌生的 。 1962年 , 是诗圣诞辰1250周年 , 就在这一年 , 世界和平理事会在瑞典斯德歌尔摩召开大会 , 号召全世界人民纪念四位世界文化名人 , 杜甫就名列其中 。 受这次大会的影响 , 杜甫才重新进入国人的视野里 。 (之前的1953年 , 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上 , 先秦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曾被命名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 1958年 , 关汉卿入选 。 之后 , 1963年齐白石入选 。 )次年 , 也即1963年 , 杜甫故里才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保单位 。 之前 , 巩义很少有人知道杜甫故里就在站街镇的南瑶湾村 。 国人包括巩义人对诗圣杜甫的认识、对杜甫文化的研究也大抵从这时候开始起步 。
之前 , 关于杜甫的事迹 , 民国二十六年的《巩县志》也不曾有过记载 。 仅是在文征四中摘录了杜甫的一首诗(《送孟十二仓曹赴东京选》)而已 。
后来 , 由于受文革的冲击 , 杜甫文化研究工作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 直到改革开放后 , 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 , 随着杜甫文化研究的逐步展开 , 和对杜甫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 , 杜甫才算真正走进了大多数巩义人的视野 , 成为巩义人的历史骄傲和巩义市的文化名片 。
然而 , 杜甫却做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 。 ”在距离我们一千多公里的四川成都 , 我们的诗圣老乡便火得很、红得很 , 甚至超过了川人自己的老乡诗仙李白(四川江油人) 。 数百年来 , 成都历届政府对杜甫草堂的修葺从未间断过 。 每年人日(正月初七)这天 , 都会发动市民到杜甫草堂瞻仰诗圣、谒拜诗圣 。 当然 , 这些都是免费的 。 杜甫的名字在成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 “人日游草堂”活动 , 已于2011年入选第三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 成为成都最具社会影响力与传播力的文化品牌之一 。
凡是到过成都的人 , 都会对杜甫草堂游人如织的盛况感到吃惊 。 一个草堂 , 现在每年的门票收入就高达上亿元 , 为成都带来的综合旅游收入则高达十数亿元 。 良好的人文环境 , 也吸引着国内一大批杜甫文化研究专家、学者近悦远来 , 蜂拥而至 , 成都杜甫草堂因此而成为国内外地位不可撼动的杜甫文化的研究中心、传播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