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普罗米修斯"天庭盗火者"形象的嬗变——超越神话语境的希腊神话人物(1)( 五 )


从本质上讲 , 雪莱《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是一部革命性的作品 , 是诗人对法国大革命所犯错误 , 以及不断更换执政暴君的回答 : 面对压迫与霸权 , 必须倡导自由意志、善良、希望和理性 , 摒弃旧的善恶观念以适应当前的文明 。
普罗米修斯"天庭盗火者"的形象在艺术领域常常被认为是崇高的、英雄主义的 。 19-20世纪涌现出一批受此神话启发和影响的古典音乐作品 。 其中包括李斯特(Franz Liszt)的交响诗《普罗米修斯》(1850) , 斯克里亚宾(Alexander Scriabin)为管弦乐队而作的《普罗米修斯 : 火之诗》(1910) , 福雷(Gabriel Fauré)的三幕歌剧《普罗米修斯》(1910)......甚至贝多芬也以音乐的形式颂赞过这位启蒙斗士 。 1800年 , 贝多芬应邀为一部“英雄和寓言性的舞剧”《普罗米修斯的生民》(The Creatures of Prometheus Overture, Op.43)谱写音乐 , 创作过程中 , 普罗米修斯激发了贝多芬内心“英雄的使命感” 。 这部作品直接影响了三年后《英雄交响曲》的创作 : 最后一段变奏曲的主题 , 被贝多芬用在《英雄》的末乐章中 。
马克思更是多次借用普罗米修斯的形象 , 反对宗教束缚 , 为人类争取自由 。 他宣称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是自己最喜爱的希腊悲剧 , 每年都会重读一遍 , 并在其博士论文序言的最后一句话中背负 , 将普罗米修斯称为“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 。
几个世纪以来 , 人们已经习惯对普罗米修斯形象的塑造和解读——一个"完美的抗暴者" , 一个越来越摆脱神话语境的革命英雄 。 如果说赫西俄德的神话是为了从根本上确立神与人的分离 , 最初文本中的普罗米修斯必须通过以宙斯为代表的制约原则来加以限制的话 , 那么 , 现代人思想中的普罗米修斯意象则上升为一个反抗暴君、具有民主精神的古代英雄 , 一个具有崇高理想的殉道者 。
只是 , 一味颂赞他的英勇无畏和博大无私的殉道精神 , 而不顾及其反抗的原因、对象和目的 , 将普罗米修斯的悲剧简化成一个“正义/邪恶、压迫/反抗”二元对立的单一解读模式 , 或者将其承载的抗争和启蒙意义简化成一枚约定俗成的象征符号 , 无疑忽略了这场悲剧所蕴含的复杂伦理冲突 。
超越|普罗米修斯"天庭盗火者"形象的嬗变——超越神话语境的希腊神话人物(1)
文章图片

皮耶罗·迪·柯西莫《普罗米修斯》 , 1515年
【超越|普罗米修斯"天庭盗火者"形象的嬗变——超越神话语境的希腊神话人物(1)】熊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