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三国志》中的中国精神与人生智慧( 五 )


5、善意是与人相处的最大秘诀
以善相待 , 无不致快也;以不善相待 , 无不致嫌隙也 。
(卷十六《任苏杜郑仓传》裴《注》引《杜氏新书》)
【译文】对人以善意相待 , 没有不愉快的;以不善意相待 , 没有不造成矛盾的 。
【启示】善意待人 , 而不恶意相伤 , 这应当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 也只有这样 , 人与人才能愉快相处 , 外在环境才能和谐 。
三国志|《三国志》中的中国精神与人生智慧
本文图片

6、谨慎做人 , 不吃亏
凡人行事 , 年少立身 , 不可不慎 , 勿轻论人 , 勿轻说事 。
(卷十八《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裴《注》引《晋书》)
【译文】人从年轻时候起 , 立身行事 , 不可不谨慎 , 不要轻易议论别人 , 也不要轻易评论事情 。
【启示】大凡论人论事 , 皆当谨慎 , 绝不可不负责任地信口开河 , 这样就能避免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和不快 , 影响交际和合作 。 看准了的 , 该说的时候当然应该说 , 但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和分寸 。 否则 , 就决不可乱说 。
7、不可好为人师
有南威之容 , 乃可以论于淑媛;有龙渊之利 , 乃可以议于割断 。
(卷十九《任城陈萧王传》裴《注》引《典略》)
【译文】有南威(春秋时晋国美女)那样的容貌 , 才可以议论美女;有龙渊剑(战国时韩国宝剑)那样的锋利 , 才可以议论宝剑 。
【启示】人不可好为人师 , 有其才而后可论其事 。 才陋而不知谦下 , 喜欢轻易诋毁他人 , 只能招人反感愤恨 。
三国志|《三国志》中的中国精神与人生智慧
本文图片

8、命里有时终须有 , 命里无时莫强求
势可得而我勤之 , 此重得也;势不可得而我勤之 , 此重失也 。
(卷二十一《王卫刘傅传》)
【译文】根据形势可以得到的东西我努力争取 , 就可以获得重大成功;根据形势不可以得到的东西我去努力争夺 , 就会遭到重大失败 。
【启示】应该得到而又能得到的东西 , 就可以努力去争取;不应该得到而且也不可能得到的东西 , 就不要觊觎 。 人往往会遭到两种类型的失败:一是可以得到的东西没有努力去争取 , 以致错过了时机而导致失败;二是不可能得到的东西拼命去争夺 , 结果碰得头破血流而遭受重大损失 。
9、知人+自知=贤达
知人者智 , 自知者明 。 凡在贤达之流 , 固必兼而有焉 。
(卷三十五《诸葛亮传》裴《注》)
【译文】能知人的人称智 , 能自知的人称明 。 能在贤达之列的人 , 一定兼具这两种能力 。
【启示】知人难 , 自知更难 。 就算不能成为贤达 , 也应尽量向着知人知己的方向努力修养自己 , 如此才能更好的自处和与人相处 。
三国志|《三国志》中的中国精神与人生智慧
本文图片

10、多想想别人的好
记人之善 , 忘人之过 。
(卷三十八《许麋孙简伊秦传》裴《注》引《益都耆旧传》)
【译文】只记别人的好处 , 而忘记别人的过失 。
【启示】记人之善则能取人之长以益己 , 忘人之过则可与人无隙而容人 。
三国志|《三国志》中的中国精神与人生智慧
本文图片

11、有多大碗 , 有多少饭
非才而据 , 咎悔必至 。
(卷五十三《张严程阙薛传》)
【译文】不是那样的人才而占据那样的位置 , 一定会招致灾祸和悔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