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离娄下|陆建华|孟子的人性世界——从人性的本质、内容、根据与价值指向的维度看( 四 )


二、人性的内容:德
人性本质上是人的先天具有的道德性的东西 , 是人的“良知”、“良能” , 那么 , 这先天具有的道德性的东西、这“良知”与“良能”指什么?由此出发 , 孟子进入到对于人性的内容的探究 。
孟子曰:“口之于味也 , 目之于色也 , 耳之于声也 , 鼻之于臭也 , 四肢之于安佚也 , 性也 , 有命焉 , 君子不谓性也 。 仁之于父子也 , 义之于君臣也 , 礼之于宾主也 , 知之于贤者也 , 圣人之于天道也 , 命也 , 有性焉 , 君子不谓命也”(《孟子·尽心下》) , 就是对于人性的内容的直接而明确的表述 。
仅仅从“口之于味也 , 目之于色也 , 耳之于声也 , 鼻之于臭也 , 四肢之于安佚也 , 性也”来看 , 人之口、目、耳、鼻、身等关于美味、美色、美音以及芬芳的气味、身体的安乐舒服等的追求就是人性的追求 。 这么看 , 人性的内容就是指人的与生俱来的欲望特别是感官或曰生理欲望 。 基于“口之于味也 , 目之于色也 , 耳之于声也 , 鼻之于臭也 , 四肢之于安佚也 , 性也” , 戴震也曰:“孟子之所谓性 , 即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声、鼻之于臭、四肢于安佚之为性”(《孟子字义疏证》卷中) 。 如此 , 人性本质上就不是“良知”、“良能” , 而仅仅是“人之所不学而能者”、“所不虑而知者” , 因为人的与生俱来的欲望尤其是生理欲望 , 不属于“知” , 也不属于“能” , 更不属于“良知”、“良能” 。 这样的话 , 人性在本质上就会陷入以“故”为“性”的陷阱 。 而这正是孟子所反对的 。
当然 , 孟子是绝对不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的 。 他以“口之于味也 , 目之于色也 , 耳之于声也 , 鼻之于臭也 , 四肢之于安佚也 , 性也 , 有命焉 , 君子不谓性也” , 否定了人性的内容是人的与生俱来的欲望 , 割断了人性与人的生理欲望之间的内在联系 。 孟子的理由是 , 人性是人的先天的、内在于人的东西 , 在此意义上 , 人的与生俱来的欲望客观上属于人性范畴 , 不属于“命”的范畴 , 可是 , 人性的实现也即欲望的满足决定于“命” , 而与“性”无关 , 即是说 , 虽然欲望客观上属于“性” , 但是 , 欲望的实现不属于“性” , 而属于“命” , 这意味 , 人的与生俱来的欲望有“命”的意味 , 基于此 , 君子将欲望剔出“性”的范围 , 而将其纳入“命”的领域 。 这样 , 欲望客观上属于“性” , 主观上不属于“性” , 而主观上之所以不属于“性” , 又来自于“君子”的认定 。 孟子这种对于人性中欲望的排斥及其排斥的方式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是牵强的 。 这也是其人性理论的弱点之所在 。 为什么欲望“性也 , 有命焉” , 欲望与欲望的实现分属“性”与“命” , 孟子是无法解释的、无法自圆其说的 。 其实 , 退一步说 , 就算欲望与欲望的实现分属“性”与“命” , 也恰好显示了欲望作为人性的构成的先天性、内在性 , 欲望的实现作为“人为”的后天性、外在性 , 孟子之所以要将欲望剔出“性”的范围 , 是缘于其人性的道德性的规定 , 缘于其性善论的需要以及基于性善论而对人性本质的道德化处理的需要 。 在孟子那里 , 人性本质上是人的先天的、内在于人的东西 , 也是人的“良知”、“良能” , 而人的与生俱来的欲望符合前者而不符合后者 , 不属于“良知”、“良能” , 不具道德性 , 当然就不能成为人性的内容、人性的构成部分 。
人性的内容、构成者不是天生的欲望 , 那么 , 应该是什么?孟子认为应该是“德”与“道”:“仁之于父子也 , 义之于君臣也 , 礼之于宾主也 , 知之于贤者也 , 圣人之于天道也” 。 这是说 , 人性乃是父子之间的仁、君臣之间的义、宾主之间的礼、贤者的智、圣人所得到的道(天道) 。 这么看 , 人性的内容就是指人尤其是圣人、君子所具有的“德”(广义的“德”包括“智”)与所得到的“道(天道)” 。 这样 , 人性本质上就是“良知”、“良能” , “良知”、“良能”由“德”与“道”所构成 。 但是 , “德”作为外在于人的存在 , “道(天道)”作为人之上的东西 , 都是后天的、人为的产物 , 都不属于“人之所不学而能者”、“所不虑而知者” 。 即是说 , “德”与“道”符合人性的道德性 , 但是 , 不符合人性的先天性、内在性 , 因而 , 不应该成为人性的构成者、人性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