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心“之差异
“心”之差异 , 指人在禀赋天命时 , 虽然“心”的仁义本性以及聪灵是相同的 , 但是在质量方面有所差异 。 这就是孔子所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 , 不仅“上知”们的聪明和“下愚”们的愚笨是先天决定 , 其道德之心也是有高下的 。 进化发展心理学也认为 , 在自然淘汰中 , 变异会造成人的个体差别 , “心”的能力的遗传也会出现差异 。 这就是教育现场中经常提到的天资聪颖或“天生笨” 。
陆象山一方面认为:
宇宙便是吾心 , 吾心便是宇宙 。 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 , 同此心同此理也 。 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 , 同此心同此理也 。 东南西北海有圣人出焉 , 同此心同此理也 。 38
从总体上说 , 人相对于宇宙万物天地等自然之物来说是相同的 , 也认为下愚和上知乃至中人是有差别的 。 他说:
良心之在人 , 虽或有所陷溺 , 亦未始泯然而尽亡也 。 下愚不肖之人所以自绝于仁人君子之域者 , 亦特其自弃而不之求耳 。 39
当然圣人和一般人也有差异的:“气禀益下 , 其工益劳 , 此圣人、贤人、众人之辩也 。 ”40即使圣人之间也是有差异的:“千古圣贤若同堂合席 , 必无尽合之理 。 ”41
陆象山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本质相同 , 也承认人在聪颖、本性的程度上的差异 。 “人品在天地间迴然不同 。 ”这种差异可能是先天形成的 , 也可能是后天环境造成的 。 他说:
此心本灵 , 此理本明 。 至其气禀所蒙 , 习尚所梏 , 俗论邪说所蔽 , 则非加剖剥磨切 , 则灵且明者曾无验矣 。 42
“气禀所蒙”可以说是先天所致 , “习尚所梏 , 俗论邪说所蔽”则是后天的恶劣社会环境造成的 , 所以对之要加以“剖剥磨切” , 也就是通过后天的的学习、磨练、切磋而是其灵明本质重放光彩 。
根据个人差别而施加不同的教育 , 是“因材施教”儒家教育论的核心命题 , 陆象山在这方面颇有心得和研究 。 他说:
人皆可以为尧舜 。 此性此道,与尧舜元不异 。 若其才则有不同耳 。 学者当量力度德 。 43
陆象山认为人稟受天命有差异 , 性与道关系到人的素质 , 才关系到人的聪颖程度 。 才可说是人的智慧、兴趣、情绪、能力等心理因素 。 “人各有所长 , 就其所(长)而成就之 , 亦是一事”44则是根据个人因素而施以不同的教育 , 用发展心理学说叫发挥个人特长 。
3,“心“的发展
陆象山说:“道塞宇宙 , 非有所隐遁 , 在天曰阴阳 , 在地曰刚柔 , 在人曰仁义 。 故仁义者 , 人之本心也 。 ”45人从天秉承的仁义“本心”虽然相同 , 但随着人的成长 , “心”也会随之发展 。 陆象山说:
心之所为 , 犹之能生之物 , 得黄钟大吕之气 , 能养之至於必达 , 使瓦石有所不能压 , 重屋有所不能蔽 , 则至有诸己至於大而化之者 , 敬其本也 。 46
认为“心”犹如有生之物一样 , 有着必然上达的发展趋势 , 所以必须小心地呵护它 , 顺着其发展趋势而施加教化 。 “某闻诸父兄师友 , 道未有外乎此心者 。 自可欲之善至於大而化之之圣 , 圣而不可知之神 , 皆吾心也 。 ”47
“心”的发展 , 也就是人不断学习的过程 。 首先是“不失本心” 。 他说 , “先王之时 , 庠序之教 , 抑申斯义以致其知 , 使不失其本心而已 。 尧舜之道不过如此 。 ”48人在成长过程中 , 受外界恶习污染 , 流于欲望 , “继续之不善 , 防闲之不严 , 昏气恶习 , 乘懈而炽 , 丧其本心 。 ”49往往会失去本心,所以要像先王那样 , 通过“庠序之教”致其知 , 使不失其本心 。
- 求职|企业的特点是企业生存的重要因素,没有企业的特点是没有发展前景的
- |浙江缙云传统文化“蝶变”新生 点亮继承发展之光
- 传统|浙江缙云传统文化“蝶变”新生 点亮继承发展之光
- 孔圆|圜钱进化的新阶段-两淄方孔圆钱形成两面边缘
- |世界最大的“虎”字走红网络,黄石摩崖石刻见证城市蝶变发展
- 传奇世界|传奇世界:版本迭代的发展趋势,战战组合变成王者不是偶然
- 求职|EP的发展与社会和需求的变化是同步的
- 始兴县|韶关始兴:非遗多样发展,传承融入生活
- 烙画|河南新乡:烙画艺人致力于烙画传承发展
- 浦东发展银行|面试当天就让第二天入职,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