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红|进化发展心理学视角下的朱陆之辩( 八 )


其次是“复本心” , 直觉本心 。 从本心出发去格物致知 , 通过格物而致知 , 也就是对此心的开显 。 而不是向外去格万物之理 , 而是直觉本心 , 回归本源 。 “弃去旧习 , 复其本心” , 则是指的一旦察觉到沾染旧习后 , 也要回归本心 。
再就是对“心”时时加以保养、磨砺 。 “古人教人不过存心、养心、求放心 。 此心之良 , 人所固有 , 人惟不知保养而反戕贼放失之耳 。 ”也即心就像树木一样 , 需要随时灌溉保养,“使之畅茂条达 , 如手足之捍头面 , 则岂有艰难支离之事?”50让心保持健康纯洁状态 , 才能培育人高尚的道德 , 提高人的品格 , 学得真正的知识 。
4,“别些子”读书法
陆象山虽然看重尊德性 , 但并没有放弃道问学 , 也是重视读书的 。 陆象山要求读书学习首先要“先立乎其大者” , “立大”之后读书便是穷理、尽心存意:
人谓某不教人读书 , 如敏求前日来问某下手处 , 某教他读《旅獒》、《太甲》、《告子》“牛山之木”以下 , 何尝不读书来?只是比他人读得别些子 。 51
针对别人责难他不读书不教人读书 , 他反驳说他不是不读书 , 而是读得“别些子” , 也就是读得与众不同 。 这种“别些子”读书法 , 有如下内容 。
一是学习知识和“躬行践履”结合:
为学有讲明 , 有践履 。 《大学》致知、格物 , 《中庸》博学、审问、慎思、明辩 , 《孟子》始条理者智之事 , 此讲明也 。 《大学》修身正心 , 《中庸》笃行之 , 《孟子》终条理者圣之事 , 此践履也 。 52
认为四书中有的部分偏重于纯理论 , 有的地方则需要亲自践履 , 也就是付诸于实践 。
二是与人切磋 。 《语录》有:
先生言:“吴君玉自负明敏 , 至槐堂处五日 , 每举书句为问 。 随其所问 , 释其所疑 , 然后从其所晓 , 敷广其说 , 每每如此 。 其人再三叹云:‘天下皆说先生是禅学 , 独某见得先生是圣学 。 ’然退省其私 , 又却都无事了 。 此人明敏 , 只是不得久与之切磋 。 53
这是针对吴君玉这样“聪敏”且具有一定知识基础的学生的读书法 , 问答、解释、敷广、释疑 , 由个别字句及整体广说 , 统称为“切磋” 。 也是对陆象山的学问是禅学之说的批判 。
“别些子”读书法之三是“默坐”:
某从来勤理会 , 长兄每四更一点起时 , 只见某在看书 , 或检书 , 或默坐 。 54
“默坐”也即“澄心” , 就是静坐 , 静坐期间调息屏气 , 慢慢地去清除内心的杂念 , 分辩本心真体 , 反省习气私欲 , 回忆过去 , 设想将来 。 这是宋学以来的读书法 , 程子朱子也是提倡的 。 朱熹就曾说过:“始学工夫 , 须是静坐 。 静坐则本原己定 , 虽不免逐物 , 及收归来 , 也有个安顿处 。 ”55
“别些子”读书法是符合发展心理学的“读书行动的发展”理论的 。 发展心理学认为 , 从6岁到12岁左右的孩子 , 读书不但是读文字或文章 , 而是加深理解、读取文中(文字文句文章)的内容的解读能力 , 将读取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而加以表现 。
读书又和语言、思考乃至情绪分不开 。 上面所举陆象山“默坐”应该是陆象山回忆幼年读书时的景象 , “默坐”有着调节读书者的“情绪”的功用 。 而静坐时的“入定” , 如果静坐时回忆过去读过的东西 , 则是读书的“抽象过程”不可缺少的一环 。 因为回想中许多具象已经模糊 , 被抽象成一些感觉、属性和概念 。 “切磋”则是将读取的东西与人交流而加以发挥的重要阶段 , 在与人切磋中 , 将读取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而向自己所在的集团或集合体加以表现 , 以求得他们的赞同 , 在反复的交流中没有读取的东西也会得到解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