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离娄下|陆建华|孟子的人性世界——从人性的本质、内容、根据与价值指向的维度看(11)


这样 , 气是人和自然万物的本体 , 是人和自然万物的物质基础 , 这种气与道、义结合形成“浩然之气” , “浩然之气”作为道德性存在具有儒家之“德” , 构成人之“心” , 从而使得人之“心”成为道德性存在 , 具有仁义礼智诸德 。 这说明 , 从气本论与道德的维度看 , “心”由仁义礼智或曰仁义礼智之“端”所构成 , 于是 , “君子所性 , 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 。
这里 , 有一个问题需要澄清 , 那就是 , “仁”是儒家之大德 , 可以涵盖或曰包括儒家所有之“德” , 为什么孟子不说“浩然之气”是“集仁所生” , 而要说其是“集义所生”?这是一个困扰学界的问题 。 有学者可能以为 , 孔子突出“仁” , 而孟子突出“义” , 所以才会说“浩然之气”乃“集义所生” 。 这是表面的理由 。 孟子虽然时常“仁义”并举 , 但是 , “仁”在前而“义”在后 , 并且 , 孟子用“德”来界定或说明人、人心等之时通常是用“仁”而不用“义” 。 这就说明“仁”在孟子心中的核心地位 。 我以为孟子认为“浩然之气”乃“集义所生”应与告子有关 , 是出于批评告子“仁内义外”说的需要 。 在孟子看来仁义皆“内” , 告子却言“仁内义外” , 为批评告子的“义外”说 , 孟子特意说: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者 , 非义袭而取之也” (《孟子·公孙丑上》) , 指出“义”生于“气”之“集” , 从而存在于“浩然之气”之“内”、存在于人之“内” , 并非人由“外”而得 。 由此 , 孟子批评告子曰:“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 , 以其外之也” (《孟子·公孙丑上》) 。 就孟子自己来说 , 为了防止其“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的观点引起后人不必要的误会 , 在此之前 , 孟子还说“浩然之气”“配义与道” , 虽有突出“义”的意思 , 毕竟还言及“道” 。 这“道”作为儒家的核心范畴 , 本质上就是“仁” 。
五、人性的价值指向:善
人性是人天生的资质 , 是人与生俱来的、内在于人的东西 , 这种东西是先天的“知”、“能” , 具有道德性 。 从道德、从价值的维度看 , 这种先天的“知”、“能”又是善的、好的 , 不仅有益于自己 , 还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 , 因此 , 又叫“良知”、“良能” 。 在此意义上 , 在人性的本质的层面 , 人性“良” , 人性的价值就指向“善” 。 孟子曰:“乃若其情 , 则可以为善矣 , 乃所谓善也”(《孟子·告子上》) , 就是明确指出人性按其本质、实情来说 , 本来就是向善的 , 也正因为此 , 才能使人的行为向“善” 。
通常情况下 , 从道德的维度对人性作价值判断 , 判断其善与恶 , 是基于人性的内容的 。 可以说 , 有什么样的人性内容 , 就有什么样的人性的价值指向 。 孟子直接从人性的本质层面判断人性的价值指向 , 指出在人性的本质层面人性之善 , 虽是其高明与独特之处 , 但是 , 还是要以人性内容层面的“善”为支撑 , 换言之 , 还是需要通过人性内容层面的“善”来证明的 。
在孟子看来 , 人性的内容是仁义礼智诸德 , 所谓“良知”、“良能”也就是建之于仁义礼智的道德智慧与道德践行的能力 。 既然人性的内容是仁义礼智 , 是道德智慧与道德践行的能力 , 那么 , 由人性出发 , 顺性而行 , 就是“由仁义行 , 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 , 也即从内在的仁义礼智出发 , 以天生之“德”自然成就道德之行为与结果 , 而不是将仁义礼智作为外在的存在 , 使其约束自己的本性 , 规范自己的行为 。 这样 , 其结果必然是对他人、对社会有利而无害 。 正是在此意义上 , 孟子证明了人性之“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