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离娄下|陆建华|孟子的人性世界——从人性的本质、内容、根据与价值指向的维度看( 七 )


还有 , 孟子弟子公都子与孟季子就“义内”问题进行论辩时 , 情急之中不自觉地以饮食为例说明“义内”曰:“然则饮食亦在外也”(《孟子·告子上》)?认为“义”犹如饮食、食欲是内在于人的 。 这意味 , 公都子在内心深处也是承认客观上欲望是人的本性 。 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孟子将天生就有的欲望剔出人性范畴之艰难 。
三、人性的根据(上):心
人性的内容不取决于人性本身 , 而决定于“君子”的选择 , 说明人性的内容乃人为的结果 , 而且还是“他人”人为的结果 , 这是孟子人性论的“硬伤” , 也是其容易被等对手诟病的地方 。 孟子“以人性为仁义” , 被告子所批评 , 就是例证 。 为此 , 孟子需要论证“君子”所选定的人性内容看似人为 , 实则是人之固有 。 这就要求孟子对人性内容作哲学论证 , 赋予其先天性、内在性 , 赋予其形上根据 。
孟子曰:“君子所性 , 仁义礼智根于心” (《孟子·尽心上》) , 谓君子所选定的人性内容仁义礼智根植于人之“心” , “心”不仅是仁义礼智的发生处 , 还是仁义礼智的存身处 。 这样 , 仁义礼智“四德”之于人是先天的、内在的 , 其作为人性的内容就是合理的 。 不过 , 孟子“君子所性 , 仁义礼智根于心” (《孟子·尽心上》)的说法 , 也即仁义礼智“四德”之于人的先天性、内在性的说法 , 也是需要论证的 。 为此 , 孟子进入人之心灵境域 , 通过对“心”的构成的深度分析 , 对此作证 。
孟子曰:“恻隐之心 , 人皆有之;羞恶之心 , 人皆有之;恭敬之心 , 人皆有之;是非之心 , 人皆有之 。 恻隐之心 , 仁也;羞恶之心 , 义也;恭敬之心 , 礼也;是非之心 , 智也 。 仁义礼智 , 非由外铄我也 , 我固有之也” (《孟子·告子上》) 。 这是说 , 每个人都有“心” , 每个人的“心”都是由“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等“四心”所构成 , 或者说 , 每个人的“心”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等四个方面 , 而这“四心”、“心”之四个方面分别由仁义礼智所构成 , 或者说 , 分别属于仁义礼智的范畴 。 由此可知 , 仁义礼智“四德”存于“心”中 , 属于人之固有 , 与外在的因素无关 , 因而是先天的、内在于人的存在 。 基于此 , 孟子总结道:“仁 , 人心也”(《孟子·告子上》) , 谓人心就是由“仁”(广义的仁包括仁义礼智诸德)所构成 , 因而“仁”之于人是先天的、内在的 。
孟子又曾曰:“无恻隐之心 , 非人也;无羞恶之心 , 非人也;无辞让之心 , 非人也;无是非之心 , 非人也 。 恻隐之心 , 仁之端也;羞恶之心 , 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 智之端也 。 人之有是四端也 , 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公孙丑上》) 。 这同样是说 , 每个人都有“心” , 每个人的“心”都是由“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四心”所构成 , 或者说 , 每个人的“心”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四个方面 。 至于“四心”、“心”之四个方面分别由仁义礼智之“端”所构成 , 或者说 , 分别属于仁义礼智之“端”的范畴 。 据此可知 , 仁义礼智“四端”存于“心”中 , 属于人之固有 , 与外在的因素无关 , 因而是先天的、内在于人的存在 。 由于仁义礼智“四端”是先天的、内在于人的存在 , 推而言之 , 仁义礼智“四德”就是先天的、内在于人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