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离娄下|陆建华|孟子的人性世界——从人性的本质、内容、根据与价值指向的维度看( 八 )


值得注意的是 , 孟子“无恻隐之心 , 非人也;无羞恶之心 , 非人也;无辞让之心 , 非人也;无是非之心 , 非人也”之语 , 用“心”或曰“四心”说明人的本质 , 将人之为人的本质确定为“心”或曰“四心” 。 这是通过表达“心”之于人的绝对性 , 来加固仁义礼智内在于人之“心”就是先天的、内在于人这一核心观点 。
此外 , 关于人性的内容包括“智” , 孟子还有另外的、单独的证明:“心之官则思” (《孟子·告子上》) 。 这里 , “思”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思” , 不是指客观意义上的理性认知能力 , 而是指道德认知能力、道德判断力 。 这样 ,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心的天生的职能、功能是“思” , 也即“智” 。 这也是从“心”的维度对于“智”之于人的先天性、内在性的证明 。
由上可知 , 孟子以人心的道德构成论证仁义礼智诸德之于人的先天性、内在性 , 从而论证人性的内容是“德”、是仁义礼智等的合理性;为了巩固仁义礼智诸德之于人的先天性、内在性这一关键论点 , 孟子还确认人心之于人的重要性 , 将之定性为人之为人的本质、依据 。
由上还可知 , 孟子从“心”的维度对于“德”之于人的先天性、内在性所作的是双重论证 , 并且论证手法几乎一样 。 这说明孟子对于这种论证缺乏自信 , 孟子自己也意识到这种论本身存在缺陷或曰漏洞 。 事实也是如此 , 为什么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四心” , 这是需要确证的 。 对于此 , 孟子并没有从总体上加以论证 , 也没有对“四心”一一加以论证 , 而是采取举例论证的方法 , 通过详细论证人皆有“恻隐之心” , 来论证人还有“羞恶之心”、“恭敬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 。
我们来看孟子的论证:“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 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 非恶其声而然也” (《孟子·公孙丑上》) 。 在孟子看来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 也即皆有“恻隐之心” , 这是人生而就有的 。 比如 , “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 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 而且 , 这“怵惕恻隐之心”的产生“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 非恶其声而然也” , 与任何外在因素无关 , 就是例证 。
这里 , 通过仔细分析可知 , 孟子认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 人们产生“怵惕恻隐之心” , 其原因在理论上不外乎内在原因与外在原因 。 而外在原因在理论上不外乎有感情维度的原因——“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也即与孺子父母之交谊;社会维度的原因——“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 也即博取名声;由对象造成的原因——“恶其声而然也” 。 既然“恻隐之心”的产生不是以上的原因使然 , 不是任何外在原因使然 , 那么 , 只能是内在原因使然 。 这说明 , “恻隐之心”出自于人自身 , 是内在于人的、生而就有的;“恻隐之心”存在于人之“内” , 只有在需要呈现出来时才呈现出来 。
这里 , 我们可以看出 , 孟子在论证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四心”之时 , 采用的是举例论证的方式 , 以论证人皆有“恻隐之心”为例 , 论证之;孟子在论证人皆有“恻隐之心”之时 , 再次采用举例论证的方式 , 以“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 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为例 , 论证之;孟子在论证“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 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之时 , 同样采用举例论证的方式 , 以人之“恻隐之心”与“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要誉于乡党朋友也”、“恶其声而然也”等外在情形、外在原因无关 , 论证之 。